时间: 2025-04-30 16:4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5:05
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遂赋二章
诗歌内容:
场藿已成岁,园葵亦向阳。兰时独不偶,露节渐无芳。旨异菁为蓄,甘非蔗有浆。人多利一饱,谁复惜馨香。幸得不锄去,孤苗守旧根。无心羡旨蓄,岂欲近名园。遇赏宁充佩,为生莫碍门。幽林芳意在,非是为人论。
在园中,时令的蔬菜已被尽数铲除,唯有秋兰几株被遗留而无人照顾。虽然如此,我还是赋诗两章。如今莴苣已成了岁月,向日葵也向阳而生。唯有秋兰与时无缘,露水渐渐失去了它的芳香。甘甜的不同于蔗糖的浆汁,许多人只求一时的饱足,谁还会珍惜它的幽香呢?庆幸的是,它没有被铲除,孤独的小苗依然守护着旧日的根基。我无心羡慕丰收的甘蔗,岂会想要接近那名声显赫的园圃?如果有赏识的朋友来欣赏,宁愿佩带着它的香气,也不希望生活受到打扰。幽静的林中,芳香的意蕴依旧存在,并不在乎外人的评价。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从整体感受和意象来看,体现出一种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态度,类似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情怀。
作者介绍: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阮亭,唐代政治家、诗人。他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曾任宰相,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常融入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的时代是唐代中期,政治较为动荡,社会上名利观盛行,诗人以秋兰自喻,表达了他对浮华世事的无奈与疏离,体现了他对自然、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张九龄的这首诗以秋兰为主线,通过对园中时蔬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一句“场藿已成岁,园葵亦向阳”,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时光的流转,暗示着世俗的繁华与短暂。接下来的“兰时独不偶,露节渐无芳”,则是诗人对秋兰的惋惜,突显其孤独与被忽视的境地。诗中“人多利一饱,谁复惜馨香”表达了对世人追逐利益的无奈,突显出对香气与情感的渴望与不屑。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名园名利的淡泊态度,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意象,还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思考,体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操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整首诗清新自然,字句间流露出对生活的智慧与对自我价值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深思,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兰”代表什么?
诗人对待“园中时蔬”的态度是?
诗中“幽林芳意在”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