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1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0:04
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尝卜居焉,荆州卧病有怀此地
出处各有在,何者为陆沉。幸无迫贱事,聊可祛迷襟。
世路少夷坦,孟门未岖嶔。多惭入火术,常惕履冰心。
一跌不自保,万全焉可寻。行行念归路,眇眇惜光阴。
浮生如过隙,先达已吾箴。敢忘丘山施,亦云年病侵。
力衰在所养,时谢良不任。但忆旧栖息,愿言遂窥临。
云间日孤秀,山下面清深。萝茑自为幄,风泉何必琴。
归此老吾老,还当日千金。
在始兴南山下有林泉,我曾在这里居住,现如今在荆州卧病,心中怀念这个地方。
出处各有在,何者为陆沉(有的地方已经沉没)。幸好没有被迫贱事所困扰,聊以解开心中的迷闷。
世路少夷坦,孟门未岖嶔(世间的路途少有平坦,孟门仍旧坎坷)。我常为自己技艺的无能而感到惭愧,时刻警惕自己如履薄冰。
一跌不自保,万全焉可寻(一旦跌倒就不能自保,万全之策又从何寻)。我一路上念着回归的路,隐隐约约惋惜光阴流逝。
浮生如过隙,先达已吾箴(人生如同瞬间,早已有人告诫过我)。敢忘丘山施,亦云年病侵(敢于忘却山丘的恩施,但也知道年岁渐侵)。
力衰在所养,时谢良不任(力气衰弱是必然的,时光却不再宽容)。但我仍旧怀念旧日栖息之地,希望能再次目睹它的美景。
在云间,太阳独自显得秀丽,山下的泉水清澈而深邃。藤萝自为帐幕,风中泉声何必用琴来奏响。
愿在此地安享晚年,哪怕再也不求千金。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季子,唐代著名政治家和诗人。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政治才华著称,曾任宰相,辅佐多位皇帝。张九龄的诗作多反映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作于张九龄在荆州卧病期间,回忆起自己曾居住的始兴南山的美好时光,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反映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自然的向往。
张九龄的《始兴南山下有林泉》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洞察和对自然的热爱。全诗围绕着“归”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旧日生活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便以“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引入,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诗中,张九龄通过对生活的反思,揭示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常。他提到“世路少夷坦”,显示出世事的艰难与曲折,而“浮生如过隙”则深刻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感慨与无奈。诗人在面对人生的困顿时,展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要珍惜眼前的生活。
此外,诗中的自然意象如“云间日孤秀”和“山下面清深”,不仅美化了诗的境界,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回归的渴望。最后一句“归此老吾老,还当日千金”更是将对故乡的热爱与对人生的珍惜融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愿望:即使人生无常,回归自然的心愿依然不变。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递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与对归属的渴望。
诗人曾在何地居住?
诗中提到的“浮生如过隙”在表达什么?
张九龄在诗中对世路的看法是?
答案:
比较张九龄的《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但张九龄更强调人生的无常与归属感,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