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7:40
菊
作者:李峤 〔唐代〕
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
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
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
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菊花,诗人感叹时光流逝,菊花的盛开在即,而前来赏菊的人却已不再。诗中呈现了菊花的美丽与孤独,蕴含着诗人对往日情景的追忆与感慨。
作者介绍:李峤(约 772-825),字昌龄,号白云,唐代诗人,官至礼部侍郎。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时令变化。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季,时值菊花盛开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一时期,诗人可能经历了人事的变迁,感到孤独和无奈。
李峤的《菊》以其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菊花的美丽与凋零,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开篇“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通过对季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体现了秋天的特质。接下来的“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则通过对菊花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芬芳。
诗中“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意象鲜明,表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萧瑟的情感。最后一句“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往日赏菊者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感叹。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带给读者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菊花不仅仅是植物,更被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理解和情感的寄托。
主题思想: 全诗以菊花为切入点,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峤的《菊》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白衣”主要指代什么?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峤的《菊》与陶渊明的《饮酒》在意象上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前者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感伤,而后者则体现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悠然自得。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