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0:23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 / 赠孟浩然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
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
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
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
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
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
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
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
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
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清晨我登上北湖亭,远远望去瓦屋山的轮廓。
天空晴朗,白露在地,才开始感受到秋风的凉意。
游子寄托于主人之下,仰视眼前的景象。
目光随飞鸿而去,渺远而不可触及。
我长叹相劝你我,何必来此吴地?
听说这里有位贞义的女子,振兴了溧水湾的穷苦。
眼前的清光明亮,白日如同披上了美丽的容颜。
高大的坟茔五六座,巍峨如猛虎栖息。
遗留的迹象遮蔽着九泉,芳名流传千古。
当年子胥乞讨时,这位女子为他倾洒饮水。
她把宿怨化解,进而击打楚王。
在这凛冽的天地间,她的名声如霜般冷冽。
壮汉或许未能抵达,十步有九步在太行山。
我与你一同拂衣而去,万里翱翔于天际。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飘逸、情感奔放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白与同旅人在游览溧阳北湖时,表达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劝勉,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古代英雄的崇敬。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湖亭的自然景致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描写细腻而生动,尤其是“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远方梦想的追求和对现实时空的感慨。此外,诗中通过“贞义女”与“子胥”的典故,传达了对忠义精神的赞美,使整个作品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情感的共鸣。
从诗的结构来看,前半部分描绘自然景色,后半部分则转向历史人物的追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李白在诗中表现出的豪情壮志与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理想与真理,体现了他作为伟大诗人的深邃思想和情感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赞美,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鼓励,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瓦屋山”象征着什么?
“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中的“披颜”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贞义女”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