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2:05
初日照桃花,山房春事赊。
簪抽林外笋,旗展雨前茶。
室有安禅榻,门无过客车。
莫锄阶下草,留取听鸣蛙。
初升的太阳照在桃花上,山间的小屋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到来。
树枝上抽出的笋子已经可以簪在头上,雨前的茶叶在旗帜下展露。
屋里有安静的禅榻,门外没有过往的车马。
不要去铲除台阶下的杂草,留着它们让我们听听蛙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体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
作者介绍
彭俊生,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甚详实,作品大多反映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生活简单美好的追求。
这首《漫成》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宁静。诗中的“初日照桃花”意象鲜明,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温暖与生机,让人感受到春天的降临。接下来的“山房春事赊”则隐含了春天的温暖虽已到来,但尚未完全融入诗人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中通过“簪抽林外笋,旗展雨前茶”,进一步描绘了春天丰盈的景象,竹笋的抽芽和茶叶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到来。紧接着,诗人描述自己居住的山房,“室有安禅榻,门无过客车”,展现出一种静谧的隐居生活状态,体现出诗人的内心宁静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最后一句“莫锄阶下草,留取听鸣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珍视,意在表达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强调了生活的简单与和谐美好。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清心寡欲的哲学思想,值得品味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简单美好的追求,体现了淡泊明志的哲学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代表春天的到来?
A. 安禅榻
B. 桃花
C. 鸣蛙
诗中“莫锄阶下草”意在强调什么?
A. 杂草无用
B. 珍视自然
C. 生活繁忙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A. 过客车
B. 安禅榻
C. 雨前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反映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然而《漫成》更加强调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鹿柴》则突出了秋天的孤寂与清幽。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领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