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4:57
原文展示:
寓陈杂诗十首 其二 张耒 〔宋代〕
昔记古甲子,商灭而周兴。如何雨此日,乃为霪雨徵。阴阳久乖张,此事颇有凭。岂天悔牧野,洗此漂杵腥。旧雨水未乾,洞房苔欲青。新雨虽霢霢,欺我墙善崩。虚堂就夕眠,永夜楸桐声。萧然秋气至,岂觉巾屦轻。怜我老病者,三伏困薰蒸。得凉且饱饭,何暇念秋成。
白话文翻译:
我记得古代的甲子年,商朝灭亡而周朝兴起。为何在这样的日子里,却预示着连绵不断的雨。阴阳长期失调,这件事颇有根据。难道是天意后悔牧野之战,要用雨水洗去那血腥。旧雨还未干,洞房里苔藓将要青翠。新雨虽然细小,却欺骗我的墙容易崩塌。在空旷的堂屋里就着傍晚的凉意入睡,整夜听到楸树和桐树的声音。萧瑟的秋气来临,怎能感觉到头巾和鞋子的轻便。可怜我这老病之人,三伏天困于闷热。得到凉爽就吃饱饭,哪有闲暇去想秋天的收成。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寓居陈州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感慨和对个人境遇的思考。诗中通过对雨水的描写,隐喻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雨水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昔记古甲子,商灭而周兴”一句,回顾了历史的变迁,而“如何雨此日,乃为霪雨徵”则表达了对当前时代的忧虑。作者通过对阴阳失调的描写,暗示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诗的最后,作者以自怜的口吻,表达了对老病之身的感慨,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张耒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雨水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阴阳失调的描写,暗示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最后,作者以自怜的口吻,表达了对老病之身的感慨,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牧野”是指哪场历史事件? A. 周武王击败商纣王 B. 秦始皇统一六国 C. 汉武帝征伐匈奴 D. 唐太宗平定安史之乱
诗中的“霪雨”是指什么? A. 大雨 B. 细雨 C. 连绵不断的雨 D. 暴雨
诗中“岂天悔牧野,洗此漂杵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