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7:03
县斋东堂盆荷著花楼恪斋约客赏之时葛秋岩作
帘底陪清傍两年,愁城筑得许能坚。
诗章罢咏犹评画,管乐沈声却得蝉。
花县无心听夜漏,英溪有日罢归船。
敲窗更苦西风急,又揽闲情伴葛仙。
在帘子底下陪伴清风已经两年,忧愁的城市筑得多么坚固。
诗歌吟咏完毕仍在评画,管弦乐声沉寂却听见蝉鸣。
花县没有心情听夜间的漏声,英溪有阳光时便不再归船。
敲窗的声音更让人感到西风的急促,又将闲情相伴葛仙。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诗歌和书法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董嗣杲的作品多以景抒情,往往融入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县斋东堂赏荷之际,表达了他在自然美景中与友人共赏的情景,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城市压抑的感慨。诗中描绘的荷花和蝉声,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观察力。开头两句通过“愁城筑得许能坚”展现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无奈与忧愁,仿佛在说即使城市再坚固,也无法抵挡内心的惆怅。接着,诗人将诗歌与绘画相提并论,表明了艺术对他情感的表达和释放的重要性。
后半部分的“花县无心听夜漏”,则进一步抒发了对生活琐事的无所谓,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诗中出现的“英溪有日罢归船”,暗示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又揽闲情伴葛仙”将闲情与道教文化结合,表达了对超然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深邃,既有对现实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董嗣杲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中种种忧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愁城”主要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兴奋
D. 无所谓
诗人对音乐的态度是什么?
A. 喜欢
B. 没有感觉
C. 认为无趣
D. 觉得沉重
“敲窗更苦西风急”中的“西风”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以上是对《县斋东堂盆荷著花楼恪斋约客赏之时葛秋岩作》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