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寓富池双泉寺三首

《寓富池双泉寺三首》

时间: 2025-07-29 09:13:35

诗句

蛰龙潜介入寒泓,极目沧江浪不生。

沙渡解舟人语众,淮山纵火烧风鸣。

身栖萧寺蓬窗久,雪压槃塘草店明。

莫说此为孤陋地,白云流水助吟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13:35

原文展示:

寓富池双泉寺三首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蛰龙潜介入寒泓,
极目沧江浪不生。
沙渡解舟人语众,
淮山纵火烧风鸣。
身栖萧寺蓬窗久,
雪压槃塘草店明。
莫说此为孤陋地,
白云流水助吟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天,蛰伏的龙潜入寒冷的水中,远望沧江,波澜不兴。沙滩上,船只已解开,旁边有人在交谈。淮山远处,火光照映,风声阵阵。诗人身处这萧条的寺院,窗外蓬草生长已久,雪花压低了塘边的草屋,却显得格外明亮。不要以为这里是个偏僻的地方,白云和流水正好为诗人助兴。

注释:

  • 蛰龙:指冬眠的龙,象征隐秘与休息。
  • 寒泓:寒冷的水。
  • 极目:远望、眺望。
  • 沧江:指江河,通常指长江。
  • 沙渡:沙滩过渡处。
  • 解舟:指解除船只的系缆。
  • 淮山:淮河沿岸的山。
  • 纵火:放火,可能指焚烧的景象。
  • 萧寺:指这座寺庙的宁静与萧条。
  • 槃塘:塘边的草木。
  • 孤陋:偏僻与闭塞。
  • 吟情:吟唱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嗣杲,字子遐,号诚斋,南宋时期诗人,作品多以山水、人生哲理为题材。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灵动的描写和深厚的感情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选择在寺庙中静心,享受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开篇以“蛰龙潜介入寒泓”引入,给人一种深沉而又神秘的感觉,仿佛隐藏着某种力量。接着,诗人以“极目沧江浪不生”描绘了安静的江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暗示了内心的平和与外部世界的宁静。

“沙渡解舟人语众”则带出生活的气息,听到众人的谈话,似乎在揭示生活的多样性和人际关系的温暖。随后,诗人又以“淮山纵火烧风鸣”突显出一种动感,火光与风声交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接下来,诗人回到自己的内心,身处“萧寺蓬窗久”,窗外雪景与草屋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清新而明亮,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最后以“莫说此为孤陋地”结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自信和满足,认为白云流水可使人心境开阔,助于吟唱。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更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自我定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蛰龙潜介入寒泓:寒冷的水中潜伏着龙,象征着潜藏的力量。
  2. 极目沧江浪不生:远眺沧江,波浪不起,象征宁静。
  3. 沙渡解舟人语众:沙滩上解开了船,周围人声嘈杂,突显生活气息。
  4. 淮山纵火烧风鸣:远处淮山似有火焰,风声呼啸,表现动感。
  5. 身栖萧寺蓬窗久:长久身处这清静的寺庙,窗外蓬草生长,象征宁静。
  6. 雪压槃塘草店明:雪花压低了塘边草屋,却显得格外明亮,反映出一种冬日的清新。
  7. 莫说此为孤陋地:不要认为这是个偏僻的地方。
  8. 白云流水助吟情:白云与流水可以助兴,表现诗人内心的豁达。

修辞手法

  • 比喻:蛰龙象征隐秘力量,白云流水象征诗人心境。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以及在纷扰世界中寻找内心平和的哲思。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蛰龙:象征潜伏的力量与希望。
  • 寒泓:代表内心的宁静与冷静。
  • 沧江:象征辽阔的自然与生命的宽广。
  • 沙渡:生活的交汇点,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 淮山:远方的象征,代表生活的冒险与探索。
  • 萧寺:隐居的象征,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 白云流水:象征自由与诗意,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蛰龙潜介入寒泓”中的“蛰龙”象征什么?

    • A. 暴风雨
    • B. 潜藏的力量
    • C. 寒冷的冬天
  2. 诗中“淮山纵火烧风鸣”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宁静的村庄
    • B. 动感的火光与风声
    • C. 迷人的夜空
  3. 诗人对“孤陋地”的看法是:

    • A. 这是个偏僻的地方
    • B. 这是个美丽的地方
    • C. 不应认为这是个偏僻的地方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美,诗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与董嗣杲的意境相互呼应,展现了不同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诗七首 其一 人雁吟 其二 堂堂 成居竹有书报甥傅君亮至扬州言其家与外表舅吴仲益及妇家二叔学生韩与玉全家无恙喜甚有怀 福唐张氏永思堂 送刘贞庭总管之嘉禾 分题送京兆赵耕师尹之临安路帅府照磨得通海湖 元日灵台官以初四日己酉时享遂以岁除日受誓于中书乃免朝贺纪诗八韵 寄题顾仲瑛玉山诗一百韵 送彭大年真人祀东海东岳东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巧立名目 蛙鸣鼓吹 使贤任能 角字旁的字 包含安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刺触 女字旁的字 殊勋异绩 重睹天日 瓮鸡 营给 发怒冲冠 大字旁的字 鬷黑 川字旁的字 包含幸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