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9:06
汀沙如雪水无声,
舟倚蒹葭雁不惊。
霜气隔篷才数尺,
斗杓插地已三更。
抛书枕畔怜儿子,
看剑镫前慨友生。
尚有乘桴无限意,
催人摇橹转江城。
岸边的沙滩如同雪一样洁白,水面上寂静无声;
小舟倚靠在芦苇旁,远处的雁群并未受到惊扰。
霜气隔着船篷只有几尺远,
天上的斗杓星已经指向了三更时分。
放下书本在枕边,怜惜着我的孩子,
看着剑鞘旁的灯火,感慨朋友的生死。
心中还有无限的乘桴意趣,
催促着我划桨向江城驶去。
董嗣杲,字君世,号宁斋,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景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深刻思考。
《舟宿湖口》写于诗人渡湖时的经历,描绘了夜晚湖边的宁静与思绪。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寄托了对亲情与友情的深思,反映了他在淡泊闲适的生活中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舟宿湖口》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人文关怀的诗作。全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湖泊夜晚,诗人在舟中静坐,感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开篇“汀沙如雪水无声”,用极具画面感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湖边沙滩的白皙与水面的静谧,展现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舟倚蒹葭雁不惊”,则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舟船静止,芦苇旁的雁群悠然自得,体现出一种安宁的生活状态。
诗中的“霜气隔篷才数尺”不仅描绘了寒冷的气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斗杓插地已三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对夜晚的感知和对未来的思索愈发深刻。后半部分“抛书枕畔怜儿子”则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牵挂,表达了他作为父亲的柔情与责任感。“看剑镫前慨友生”则引入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惆怅,暗示着人生无常,生死离别的感慨。
最后两句“尚有乘桴无限意,催人摇橹转江城”,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与不舍,尽管内心充满感伤,但仍然希望能继续前行,体验生活的美好。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家人的关爱,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通过描写夜晚湖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家庭的关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细腻,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中的“汀沙如雪”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寂静
B. 热闹
C. 纷乱
D. 昏暗
“抛书枕畔怜儿子”中的“怜”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忧伤
C. 关心
D. 愤怒
诗中“斗杓插地已三更”所暗示的是什么?
A. 白天
B. 夜晚
C. 早晨
D. 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