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舟宿湖口

《舟宿湖口》

时间: 2025-05-06 19:19:06

诗句

汀沙如雪水无声,舟倚蒹葭雁不惊。

霜气隔篷才数尺,斗杓插地已三更。

抛书枕畔怜儿子,看剑镫前慨友生。

尚有乘桴无限意,催人摇橹转江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9:06

原文展示:

汀沙如雪水无声,
舟倚蒹葭雁不惊。
霜气隔篷才数尺,
斗杓插地已三更。
抛书枕畔怜儿子,
看剑镫前慨友生。
尚有乘桴无限意,
催人摇橹转江城。

白话文翻译:

岸边的沙滩如同雪一样洁白,水面上寂静无声;
小舟倚靠在芦苇旁,远处的雁群并未受到惊扰。
霜气隔着船篷只有几尺远,
天上的斗杓星已经指向了三更时分。
放下书本在枕边,怜惜着我的孩子,
看着剑鞘旁的灯火,感慨朋友的生死。
心中还有无限的乘桴意趣,
催促着我划桨向江城驶去。

注释:

  • 汀沙:指水边的沙滩。
  • 如雪:形容沙滩洁白如雪。
  • 舟倚蒹葭:小舟依靠在芦苇旁。
  • 霜气:霜的气息,指寒气。
  • 斗杓:指斗柄,古人用来指代天上的星辰。
  • 三更:指夜晚的时辰,表示已过午夜。
  • 抛书:放下书本,表达一种闲适的状态。
  • 怜儿子:对儿子的怜惜与关心。
  • 慨友生:感叹朋友的生死,表达情感上的惆怅。
  • 乘桴:泛舟,乘船游玩。
  • 催人摇橹:催促人划船,表达对行程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君世,号宁斋,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景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舟宿湖口》写于诗人渡湖时的经历,描绘了夜晚湖边的宁静与思绪。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寄托了对亲情与友情的深思,反映了他在淡泊闲适的生活中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舟宿湖口》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人文关怀的诗作。全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湖泊夜晚,诗人在舟中静坐,感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开篇“汀沙如雪水无声”,用极具画面感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湖边沙滩的白皙与水面的静谧,展现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舟倚蒹葭雁不惊”,则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舟船静止,芦苇旁的雁群悠然自得,体现出一种安宁的生活状态。

诗中的“霜气隔篷才数尺”不仅描绘了寒冷的气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斗杓插地已三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对夜晚的感知和对未来的思索愈发深刻。后半部分“抛书枕畔怜儿子”则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牵挂,表达了他作为父亲的柔情与责任感。“看剑镫前慨友生”则引入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惆怅,暗示着人生无常,生死离别的感慨。

最后两句“尚有乘桴无限意,催人摇橹转江城”,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与不舍,尽管内心充满感伤,但仍然希望能继续前行,体验生活的美好。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家人的关爱,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汀沙如雪水无声:描绘湖边沙滩的洁白与水面的宁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舟倚蒹葭雁不惊:小舟依靠在芦苇旁,远处的雁群毫不惊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3. 霜气隔篷才数尺:霜气透过船篷,表明夜晚寒冷,反映诗人的孤独感。
  4. 斗杓插地已三更:天上的斗杓星已指向三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夜深。
  5. 抛书枕畔怜儿子:放下书本,关心儿子,体现父爱的温暖。
  6. 看剑镫前慨友生:看着灯火,感慨朋友的生死,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感伤。
  7. 尚有乘桴无限意:心中对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期待。
  8. 催人摇橹转江城:催促自己划桨前往江城,展现对未来的希望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汀沙如雪”,将沙滩比作雪,增强视觉效果。
  • 拟人:如“雁不惊”,赋予雁群生命,增加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如“抛书枕畔怜儿子,看剑镫前慨友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夜晚湖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家庭的关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细腻,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汀沙:象征宁静、纯洁的自然环境。
  • :代表诗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沉思。
  • :象征自由与无忧,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
  • 霜气:象征寒冷与孤独,暗示内心的思考。
  • 斗杓: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象征知识与思想,显示诗人的文化修养。
  • 剑镫:象征侠义与友谊,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汀沙如雪”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寂静
    B. 热闹
    C. 纷乱
    D. 昏暗

  2. “抛书枕畔怜儿子”中的“怜”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忧伤
    C. 关心
    D. 愤怒

  3. 诗中“斗杓插地已三更”所暗示的是什么? A. 白天
    B. 夜晚
    C. 早晨
    D. 黄昏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3. 《江雪》 -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舟宿湖口》都描写了夜晚的情景,但前者更多地表现了思乡之情,后者则融合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家庭的关爱。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天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梅竹芝草图寿人正月十五日诞辰 水调歌头 其二 寿何履方 水调歌头四首·一九五三年春,陈仲弘将军枉访,转达毛主席关怀盛意,试以旧瓶盛新酒,赋献四章 其一 水调歌头(同徐师川泛太湖舟中作) 水调歌头(饮垂虹) 水调歌头 榆生示忍寒词稿,题赠 水调歌头 吴蓉圃太史同年凤藻招宴吴山道院即席有作 水调歌头 挽麦仲衡先生 水调歌头 寄徐二义尊大梁 水调歌头(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屏营 凶归 不学面墙 投之豺虎 无以塞责 飠字旁的字 社稷为墟 歹字旁的字 过五关,斩六将 整军经武 鼠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金石之言 包含好的词语有哪些 日字旁的字 辛丑条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