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东篱杂题

《东篱杂题》

时间: 2025-04-26 13:52:04

诗句

终日在东篱,清和适此时。

莺声如妒梦,花气欲撩诗。

爱客茶新蹍,留僧饭别炊。

流年随手过,不觉近期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2:04

原文展示:

终日在东篱,清和适此时。
莺声如妒梦,花气欲撩诗。
爱客茶新蹍,留僧饭别炊。
流年随手过,不觉近期颐。

白话文翻译:

我整天待在东篱,清风和暖阳正好适合此时。
黄莺的歌声如同梦中妒忌般动听,花香似乎在诱人吟诗。
我爱这位客人,茶水刚刚泡好,留住和尚吃饭不再另做。
光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中,已经快到我年老的时刻了。

注释: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背景是作者在东篱种梅或菊,此地是隐逸的地方。
  • 清和:指气候清新温和,适合游玩。
  • 莺声:指黄莺的叫声,形容鸟鸣的美妙。
  • 妒梦:用来形容莺声的妒忌,表现音色的优美。
  • 花气:指花香,意指春天的气息。
  • 茶新蹍:形容新泡的茶。
  • 留僧饭别炊:表示佛教僧侣前来,主人提供饭菜,避免再做别的。
  • 流年:指光阴的流逝。
  • 近期颐:即将步入老年,颐指容颜,暗示年岁已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兼擅散文。其一生经历了国家沦陷、个人屈辱,故其作品多表现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风格豪放而又细腻,语言朴实而充满情感。

创作背景:

《东篱杂题》写于陆游晚年,是他在东篱的隐居生活中所作。此时,陆游已历经沧桑,内心对人生的感悟愈加深刻,通过描写自然、友人和光阴,表达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诗歌鉴赏:

《东篱杂题》是一首展现诗人内心世界和生活哲学的作品。诗的开头“终日在东篱”,直白地表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选择。这种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自然的美好。接着,诗人以“莺声如妒梦”形象地描绘了春日的鸟语花香,音响与气味的交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诗人通过对黄莺悦耳歌声的描述,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欣赏。

“爱客茶新蹍,留僧饭别炊”,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和来访和尚的热情款待,表现了诗人虽然身处隐居,却依然心系人情,重视友谊与情谊。这种人际关系的温暖,似乎在流逝的光阴中,为诗人的内心增添了几分慰藉。

最后两句“流年随手过,不觉近期颐”则是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切感悟。时光荏苒,岁月无声,诗人不自觉间已近老年,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提醒读者珍惜当下,感悟生命。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际交往的描写,交织出一种静谧而又深刻的生活哲学,体现出陆游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终日在东篱:诗人长时间待在东边的篱笆旁,暗示隐居的生活。
  2. 清和适此时:此时的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在此处静坐。
  3. 莺声如妒梦:鸟鸣声如同梦中嫉妒的情感,表现出音色的美妙和情感的深邃。
  4. 花气欲撩诗:花香四溢,仿佛在挑逗诗人的灵感,激发其创作的欲望。
  5. 爱客茶新蹍:对朋友的热情款待,茶水新泡,展现人情的温暖。
  6. 留僧饭别炊:和尚来访,诗人特意为其留饭,表现出对友人的重视。
  7. 流年随手过:光阴悄然流逝,诗人意识到岁月的无情。
  8. 不觉近期颐:不知不觉中,自己已接近老年,感慨人生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莺声如妒梦”,将鸟鸣比作梦中嫉妒,增添情感层次。
  • 拟人:如“花气欲撩诗”,赋予花香以情感,体现自然与人的联系。
  • 对仗:整首诗在用词上对仗工整,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珍视、对友谊的重视以及对光阴流逝的感慨,诗人在简朴的生活中领悟到人生的深刻意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哲思的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篱:象征隐逸与宁静的生活。
  • 莺声:象征春天的生命力与美好。
  • 花气:象征自然的芬芳与灵感的来源。
  • :象征友谊与人情的温暖。
  • 流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我内心的沉淀,反映出传统文化中对隐逸生活和人际关系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的《东篱杂题》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 a) 豪华生活
    b) 隐逸生活
    c) 战斗生活

  2. 诗中“莺声如妒梦”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高兴
    b) 悲伤
    c) 美妙

  3. “流年随手过”的意思是? a) 时间过得很快
    b) 时间过得很慢
    c) 时间停滞不前

答案:

  1. b) 隐逸生活
  2. c) 美妙
  3. a) 时间过得很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隐逸与自然的和谐美。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较,陆游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享受,而白居易则反映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两者虽然有共同的主题,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有所区别。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东篱杂题》及其背后的深意!

相关查询

沁园春 其二十二 登葛仙山飞升台作 沁园春 荔枝 沁园春 美人胸 沁园春 宿瓜洲城 沁园春 登真 沁园春 寿游侍郎 沁园春 酬赠黄交三即次原韵并示尊甫仙裳贤昆月舫 沁园春 浣手绣观音 沁园春·绿芳阁初成 沁园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攴字旁的字 土阶茅茨 遗训可秉 宿雪 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虚矫 鼓字旁的字 鹤骨霜髯 斤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弦歌之音 秤色 金箱 名不虚传 包含琵的词语有哪些 生字旁的字 林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