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示儿

《示儿》

时间: 2025-07-27 08:13:19

示儿

诗句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

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13:19

原文展示

《示儿》
作者:陆游 〔宋代〕
文能换骨余无法,
学但穷源自不疑。
齿豁头童方悟此,
乃翁见事可怜迟!

白话文翻译

我在文才上可以改变自己的骨骼,但在技艺上却无能为力。学习的过程要追根溯源,自己对此毫不怀疑。牙齿已经掉落,头发也变白,才明白这个道理,真是可怜我这个老翁见事太迟了!

注释

  • 文能换骨:指通过学习和修养使自己改变,达到更高的境界。
  • 学但穷源:学习要追根溯源,探讨事物的本质。
  • 齿豁头童:形容年纪大了,牙齿掉了,头发白了。
  • 可怜迟:感叹自己领悟得太晚,后悔不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鸣居士,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其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以抒发个人情怀和国家命运为主。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个人生活坎坷,但他始终关心国家和人民,常以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示儿》是陆游晚年创作的诗作,写给儿子的教诲。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自己一生追求的思考与反省,以及对儿子的期望。

诗歌鉴赏

《示儿》是陆游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面上看似是在教导儿子,实则流露出作者对自己晚年的不甘与遗憾。诗的开头“文能换骨余无法”直接指出了文才与技艺的差距,表现出陆游对自身才能的自谦与对理想的追求。接着“学但穷源自不疑”,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表明了追寻真理的决心。

“齿豁头童方悟此”,这句写得尤为动人,陆游以“齿豁”“头童”来形象化自己的衰老,暗示自己在年迈之际才领悟到这一道理,显得十分感慨。他的“乃翁见事可怜迟”则是对自己人生的痛惜,表达出一种“不识时务”的懊悔与反思。

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考,既有对学习的重视,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陆游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后人的殷切期望,体现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能换骨余无法:陆游以此表达了自己在文学方面的追求与改变,但在其他方面却感到无能为力。
  2. 学但穷源自不疑:强调学习的必要性,深入探讨事物的本质,体现出对真理的坚定信念。
  3. 齿豁头童方悟此:通过自身的老态,反映出对人生领悟的晚熟,带有自嘲和无奈。
  4. 乃翁见事可怜迟:感叹自己对人生真理的领悟太晚,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遗憾。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换骨”比喻文才的提升,形象生动。
  • 反讽:通过“可怜迟”,表面上在自怜,实际上也反映了对年轻一代的期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学习的重视、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后代教育的期许,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

意象分析

  • 文才: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 技艺:代表着实际能力的不足,反映出人生的多面性。
  • 齿豁头童:象征着衰老与领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哪种能力的追求?

    • A. 文才
    • B. 技艺
    • C. 都有
    • D. 都没有
  2. “乃翁见事可怜迟”中的“可怜”是什么情感的体现?

    • A. 悲伤
    • B. 自豪
    • C. 无奈
    • D. 快乐
  3. 诗中提到的“齿豁头童”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老年
    • C. 健康
    • D. 晚熟

答案

  1. C. 都有
  2. C. 无奈
  3. B. 老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示儿》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诗均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教育和后代的期望,后者则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课农 律陶赠野人 送别 秋残 汉魏集律感怀 南歌子 即事 赋得春风扇微和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一作裴次元诗) 惆怅诗十二首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元论 伊旧 血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缄口结舌 阿谀奉承 方外之士 耳刀旁的字 泥船渡河 民疾 建之底的字 金字旁的字 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瞒天席地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