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6:48
路尽初逢寺,行行独叩扉。
民贫稀送供,僧老少完衣。
日正楼钟动,溪深药草肥。
吾衰亦久矣,舍此欲畴依?
在路的尽头第一次遇到寺庙,我孤独地敲响了寺门。
村民贫穷稀少,送来的供品也很少,寺里的僧人年纪大了,衣衫整齐。
正午的阳光下,楼上的钟声响起,溪水深处药草生长得茂盛。
我也衰老了很久,离开这里我又该依附于哪里呢?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诗人、文学家、书法家。陆游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内容丰富,包括诗歌、散文和历史著作。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爱国情怀和个人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山寺》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对生命、信仰和归宿的思考。诗中描绘的山寺场景和孤独心境,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
《山寺》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诗,展现了诗人在追求内心平静与归属感时所经历的孤独与迷茫。诗歌以“路尽初逢寺”开篇,迅速引入主题,诗人走到山寺的尽头,暗示着人生旅途的终点,也象征着一种归属感的渴求。
接着,诗人描述了寺庙的环境,村民的贫困与僧人的清贫,反映了社会的现状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场所,更是一个心灵的栖息地。诗中的“日正楼钟动”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时间流逝感,正午时分的钟声似乎在召唤着人们对生活的重新思考。
最后,诗人以“吾衰亦久矣,舍此欲畴依”结束,将个人的衰老与对归宿的渴望结合起来,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探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使得读者在欣赏优美意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生的孤独与归属感,表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路尽初逢寺”意指什么?
“民贫稀送供”中“民贫”的意思是?
诗的最后一句“舍此欲畴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