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3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36:25
庙自何年立,门深昼不扃。
寒藤扶坏壁,秋草带疏棂。
溪接东西碧,山分远近青。
老巫逢客至,谩说有神灵。
这座庙宇是何年建立的呢?大门深锁,白天也无人打开。
寒冷的藤蔓依附在破旧的墙壁上,秋天的杂草覆盖着窗棂。
溪水向东西流淌,清澈如碧,山峦在远近之间呈现出不同的青色。
老巫婆遇到客人,随意地说这里有神灵。
高翥,字子晦,号青峰,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松溪庙》创作于高翥游历时所见之庙宇,反映了他对于古老庙宇的感慨以及对人事沧桑的思索。庙宇的破败象征着历史的衰落与信仰的消退,诗中老巫的随意言语则反映了人们对神灵信仰的淡漠。
《松溪庙》通过描绘一座古老庙宇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孤寂、荒凉的氛围。诗的开头“庙自何年立”即引出对庙宇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大门深锁,白天无人开启,暗示着庙宇的冷清和无人问津。接下来的描写,寒藤依附于破旧的墙壁,秋草覆盖着窗棂,生动地展现了庙宇的破败,仿佛在讲述着一个被遗忘的故事。诗中“溪接东西碧,山分远近青”的景象描绘则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与庙宇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老巫的出现,虽然让人感受到人情的温暖,但其随意的言辞却也暗示着人们对神灵信仰的无奈与随意。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信仰的变迁与人心的冷漠,令人深思。
诗歌通过描绘一座破旧庙宇,反映了人心的冷漠和信仰的衰退,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中“寒藤扶坏壁”中的“寒藤”指的是什么?
诗中“老巫逢客至”的“老巫”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