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5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52:52
叹息闲身不自如,长年借屋客中居。
事多只为人情熟,贫甚还因世法疏。
兄弟候归应有梦,交游散去更无书。
攒心万感争催老,白发萧骚欲满梳。
我感到无聊,身体却不自由,长年寄居在他人的房屋里。
事情繁多只是因为与人情世故太熟悉,生活贫困更是因为世俗法则的疏离。
兄弟们在外游荡,应该有归来的梦,交友渐散,更无书信来往。
心中万般感慨争着催促我变老,白发萧条,已欲满头梳理。
高翥,宋代诗人,字子青,号东涧,生于公元1050年,卒于1112年。高翥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见长,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哲思。
《叹息》创作于高翥晚年时,诗人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常年寄居他人之屋,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孤独。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促使他写下这首充满感伤的诗。
《叹息》是高翥对人生无常与世事无情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通过“闲身不自如”勾勒出一种无奈的生存状态,借屋的生活让人感到漂泊与不安。这种漂泊不仅体现在空间上,更是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接着,诗人提及“人情熟”和“世法疏”,反映出他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感受。熟悉的人情往往伴随着世俗的约束,使人更加感到无奈。对于兄弟的思念和交游的疏远,诗人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情剖析。
最后两句“攒心万感争催老,白发萧骚欲满梳”则深刻揭示了诗人对老去的无奈与悲伤。心中的万千感慨如同催促的岁月,白发的增加又是岁月流逝的象征,整首诗在感伤中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力感,展现了诗人对人世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无情的深刻感悟,反映出孤独、思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展现了高翥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哲学思考。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氛围,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借屋”指的是?
A. 自己的房子
B. 借住在他人家中
C. 旅行中的住所
填空题:诗中提到“兄弟候归应有梦”,表达了诗人对__的渴望。
判断题: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