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八月三日夜作

《八月三日夜作》

时间: 2025-04-30 16:52:45

诗句

露白月微明,天凉景物清。

草头珠颗冷,楼角玉钩生。

气爽衣裳健,风疏砧杵鸣。

夜衾香有思,秋簟冷无情。

梦短眠频觉,宵长起暂行。

烛凝临晓影,虫怨欲寒声。

槿老花先尽,莲凋子始成。

四时无了日,何用叹衰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2:45

原文展示:

八月三日夜作
白居易

露白月微明,天凉景物清。
草头珠颗冷,楼角玉钩生。
气爽衣裳健,风疏砧杵鸣。
夜衾香有思,秋簟冷无情。
梦短眠频觉,宵长起暂行。
烛凝临晓影,虫怨欲寒声。
槿老花先尽,莲凋子始成。
四时无了日,何用叹衰荣。

白话文翻译:

在八月的三日夜晚,露水晶莹,月光微弱,天气清凉,景物显得格外清晰。草头的露珠显得寒冷,楼角的月光如玉钩般闪烁。空气清爽,衣服穿着舒适,风吹过时,杵和砧的声音变得稀疏。夜里的被褥散发着香气,让人思念,秋天的凉席却显得无情。梦短暂,睡眠频繁被惊醒,漫长的夜晚我只能起床走动。烛光摇曳,映照出清晨的影子,虫鸣声中透着寒意。槿花已经老去,先开过的花朵凋谢,而莲花的果实才刚刚开始成熟。四季的日子无尽无休,何必为衰老和荣华而感叹呢?

注释:

  • 露白:指露水晶莹,反射出白色的光泽。
  • 草头珠颗冷:草尖上的露珠冷凉。
  • 楼角玉钩生:月光从楼角照射,像玉钩一样闪亮。
  • 砧杵:指用来捣打食物的器具,常用于制作食物。
  • 夜衾:夜间的被褥。
  • 秋簟:秋天用的席子,通常较为寒冷。
  • 烛凝:烛光在清晨时微弱而凝结。
  • 虫怨:虫鸣声中带着哀怨的情感。
  • 槿:指木槿花,花期短暂。
  • :指荷花,莲子开始成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著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咏怀等,常表现出人间疾苦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八月的夜晚,正值中秋将至,诗人通过描绘清凉的夜景、细腻的感受,反思人生的短暂与四季的流转,表达对生死无常的哲思。

诗歌鉴赏:

《八月三日夜作》是白居易在一个清凉的夜晚所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清新。开篇以“露白月微明”勾画出夜色的朦胧,接着描绘草头的露珠和楼角的月光,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这种细致的观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诗人转向自我内心的感受,表现了在这夜晚中的孤独与思索。通过“夜衾香有思,秋簟冷无情”,诗人对比了温暖的被褥带来的思念与寒冷的席子所带来的无情,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梦境的短暂与频繁的觉醒,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对生命的深切感悟。

后半部分,诗人用“烛凝临晓影”描绘了清晨即将来临的场景,虫鸣声中夹杂着寒意,暗示着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流逝。最后两句“槿老花先尽,莲凋子始成”呈现出自然界的规律与生命的轮回,诗人以此引入哲学思考,感叹四季的无尽循环,表达了对生死荣枯的豁达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露白月微明:夜晚的露水是晶莹洁白的,微弱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2. 天凉景物清:天气清凉,景物显得格外清晰。
  3. 草头珠颗冷:草尖上的露珠显得寒冷,反映了季节的变化。
  4. 楼角玉钩生:月光从楼角照射,像玉钩般闪烁,意象生动。
  5. 气爽衣裳健:空气清爽,衣服穿着舒服,体现了自然的宜人。
  6. 风疏砧杵鸣:微风中,杵和砧的声音变得稀疏,反映出夜晚的宁静。
  7. 夜衾香有思:夜里的被褥散发着香气,唤起思念之情。
  8. 秋簟冷无情:秋天的席子显得冰冷,象征着生命的孤寂。
  9. 梦短眠频觉:梦境短暂,频繁惊醒,表现出心理的脆弱。
  10. 宵长起暂行:漫长的夜晚让我只能起床走动,显现孤独感。
  11. 烛凝临晓影:烛光摇曳,映照出清晨的影子,暗示时光流逝。
  12. 虫怨欲寒声:虫鸣声中透着寒意,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13. 槿老花先尽:槿花已经老去,暗示生命的短暂。
  14. 莲凋子始成:莲花的果实刚刚开始成熟,象征生机的延续。
  15. 四时无了日:四季的日子是无尽的,生命的循环不断。
  16. 何用叹衰荣:生命的荣华与衰落是自然规律,不必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楼角玉钩生”,将月光比作玉钩,形象生动。
  • 对仗:如“梦短眠频觉,宵长起暂行”,展现对称美。
  • 拟人:如“虫怨欲寒声”,虫鸣声被赋予了情感,使得意象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循环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与对生命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纯洁与清新,代表生命的生机。
  • :象征思念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 草珠:代表自然的细腻与生命的脆弱。
  • 虫鸣:象征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感叹。
  • 槿花与莲子:分别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新生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露白月微明”表达了什么样的夜晚景象?
    A. 晴朗
    B. 朦胧
    C. 黯淡
    D. 明亮

  2. “梦短眠频觉”中的“梦短”指的是什么?
    A. 梦境美好
    B. 睡眠不稳
    C. 夜晚漫长
    D. 思念深重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八月三日夜作》:侧重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展现人生哲思。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思乡之情,情感更为直接与浓烈。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查询

钱张平甫折海棠赠之 钱大受挽诗 钱大受挽诗 齐子余侍郎挽诗 齐子余侍郎挽诗 齐子余母太夫人王氏挽诗 齐子余母太夫人王氏挽诗 齐子余母太夫人王氏挽诗 平山堂 陪宪使登榕溪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刀字旁的字 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清浊同流 文昌鱼 栉工 销缩 毋字旁的字 包含雏的成语 同成异败 腾实 轻轻巧巧 橘中戏 人亡政息 力薄才疏 风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