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5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51:29
作者: 方干 〔唐代〕
求名如未遂,白首亦难归。
送我尊前酒,典君身上衣。
寒芜随楚尽,落叶渡淮稀。
莫叹干时晚,前心岂便非。
我求名声的理想尚未实现,白头之时也难以归去。
请把酒送到我面前,借用你身上的衣服。
寒冷的芜草随楚水而尽,落叶稀疏地漂过淮河。
不要叹息时光已晚,我的初心难道就不是之前的心愿吗?
作者介绍: 方干,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描绘生活琐事和感情,风格平易近人。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碰撞之际,诗人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理想的失落感,以及对过往心愿的追忆。
《中路寄喻凫先辈》是一首感怀诗,诗人通过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无奈。首句“求名如未遂”,直接点出诗人对名声的渴望,然而“白首亦难归”则透露了现实的残酷——年华已逝,理想仍未实现。接下来的“送我尊前酒,典君身上衣”,诗人运用饮酒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依赖与珍视。诗中“寒芜随楚尽,落叶渡淮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凋零与孤独的情感,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两句“莫叹干时晚,前心岂便非”则是对自我情感的呼唤,诗人希望能够坚持初心,不因时光的流逝而放弃追求。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使人深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理想未遂的惋惜,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人对人生的深思。
诗中“求名如未遂”表达了什么情感?
“寒芜随楚尽,落叶渡淮稀”中,落叶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前心岂便非”传达了怎样的思想?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