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3:51
德政上睦州胡中丞
作者: 方干 〔唐代〕
上德由来合动天,
旌旗到日是丰年。
群书已熟无人似,
五字研成举世传。
莫道政声同宇宙,
须知紫气满山川。
岂唯里巷皆苏息,
犹有恩波及钓船。
这首诗表达了上德的政事能够感动天地,象征着丰年的到来。虽然书籍和学问已经广泛流传,但在世人中却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政声的影响不仅仅是宇宙间的声音,更应该知道紫气弥漫在山川之间。并非只有城里小巷才能安定,连渔船上也有所感受到恩惠的波及。
方干(约835年-881年),字子干,号青溪,唐代诗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博学多才,以诗名世,尤其擅长五言诗。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政治、社会的关切。
此诗写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德政的赞美,表达了对良好治理的向往和对社会安定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关怀。
《德政上睦州胡中丞》通过对“德”的深刻理解,展现了理想社会的愿景。诗中开篇即以“上德”二字点明主题,强调德政的重要性。接着提到“旌旗到日是丰年”,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良政带来的丰收与繁荣。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提到“群书已熟无人似”,表明虽然知识已广泛传播,但真正理解和践行德政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失望。
“莫道政声同宇宙,须知紫气满山川”,这一句更是深化了诗的意境,指出良政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表面,而是深深扎根于自然和人心之间。最后两句通过“里巷苏息”和“恩波及钓船”,强调了德政的普及性,让人感受到治理之恩的广泛性,不仅城市受益,连乡村的渔民也能感受到良政的恩惠。这种对比加深了诗的感染力,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的核心是强调德政的重要性及其广泛的影响力,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治理的期待与愿望。
“上德由来合动天”中的“上德”是什么意思?
A. 高尚的德政
B. 低下的道德
C. 一种文学形式
D. 个人修养
诗中提到“紫气”象征什么?
A. 失落
B. 吉祥与繁荣
C. 战争
D. 贫困
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德政的影响范围是:
A. 仅限于城市
B. 乡村也受益
C. 只影响上层
D. 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