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祝英台近 碧鲜庵相传为祝英台读书处,明邑令谷兰宗先生镌一词于壁,秋日过之,因和原韵

《祝英台近 碧鲜庵相传为祝英台读书处,明邑令谷兰宗先生镌一词于壁,秋日过之,因和原韵》

时间: 2025-05-07 21:13:44

诗句

楚云归,湘佩杳,芳意寄琼箸。

碧藓苍苔,曾记读书处。

未输锦水鸳鸯,花丛蛱蝶,长自向、春风容与。

便应虑,留作粉本流传,千年赋情语。

缥缈青莺,应把旧游觑。

只今月冷空山,香消幽谷。

想犹有、凌波来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13:44

原文展示:

楚云归,湘佩杳,芳意寄琼箸。碧藓苍苔,曾记读书处。未输锦水鸳鸯,花丛蛱蝶,长自向春风容与。便应虑,留作粉本流传,千年赋情语。缥缈青莺,应把旧游觑。只今月冷空山,香消幽谷。想犹有凌波来去。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楚地云彩消散,湘江的佩饰飘渺无踪,芬芳的情意寄托在精致的琼箸上。那碧绿的苔藓苍翠如昔,曾经是我读书的地方。虽然不及锦水中的鸳鸯,花丛中的蝴蝶,依然向春风展现容颜。然而我担心,这一切应当留作粉本以流传后世,千年仍能赋予情感的言语。那缥缈的青莺,应该还在遥望我们旧日的游踪。如今寒月照耀空山,幽谷中的香气也已消散。想必仍有那凌波的身影来去不定。

注释:

  • 楚云:指楚地的云彩,象征秋日。
  • 湘佩:湘江的佩饰,形容飘渺的美好事物。
  • 琼箸:精致的箸子,代表文雅的气质。
  • 碧藓:青绿色的苔藓,象征自然环境的静谧。
  • 锦水:形容美丽的水面,寓意情感的美好。
  • 蛱蝶:蝴蝶,象征轻盈和自由。
  • 粉本:指诗文、书画等的原作或摹本。
  • 缥缈青莺:形容青莺的轻盈,象征旧时的回忆。
  • 凌波:指在水面上行走的姿态,象征轻盈的身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承谦,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风格多以细腻、优雅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碧鲜庵,暗含着作者对祝英台(即祝英台读书处)的缅怀,也表达了对过往青春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诗充满了对青春与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内心的感受。开头描绘了秋天的楚地,云彩归去,湘江的佩饰也显得渺茫,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伤。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碧鲜庵读书的场景,碧藓苍苔勾起了对往昔的思念。锦水与花丛中的鸳鸯、蛱蝶,象征着青春的爱情和自由,尽管它们未能抵达诗人的内心深处,却依然是春风中的美好容颜。

“便应虑,留作粉本流传,千年赋情语。”这句道出了诗人希望将这些美好的记忆传承下去的愿望,体现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青莺的缥缈,映衬出对旧游的追忆,而“今月冷空山,香消幽谷”则传达出一种孤寂感,仿佛时间的流逝让一切都变得冷清。然而,最后一句“想犹有凌波来去”,则再次唤起了对美好过去的渴望,象征着希望与追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楚云归,湘佩杳:描写秋天的到来,云彩消散,湘江的美好逐渐远去,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 芳意寄琼箸:用琼箸寄托芬芳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碧藓苍苔,曾记读书处:追忆曾经在碧鲜庵读书的时光,充满了对知识与智慧的向往。
  • 未输锦水鸳鸯,花丛蛱蝶:虽然无法比拟那锦水中的鸳鸯和花丛中的蝴蝶,但依旧能感受到春风的柔情。
  • 便应虑,留作粉本流传:表达了希望将这段美好留存下去的愿望,体现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 缥缈青莺,应把旧游觑:青莺在空中游荡,寓意着对往日游玩的回忆。
  • 只今月冷空山,香消幽谷:描绘了如今的孤寂,香气已散,景色冷清。
  • 想犹有凌波来去:希望往日的美好仍然存在,象征着对青春的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芳意寄琼箸”,将情感寄托于美物,生动形象。
  • 拟人:如“缥缈青莺”,让青莺具有人性,增添了情感。
  • 对仗:整首诗音韵和谐,层次分明,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在时光流逝中对孤独与希望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云:象征秋日的凄凉与思念。
  • 湘佩:代表美好而遥远的事物。
  • 琼箸:寓意文雅与情感。
  • 碧藓苍苔:象征过去时光的印记。
  • 鸳鸯与蛱蝶:代表爱情与自由。
  • 青莺:象征旧日的追忆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碧鲜庵”是祝英台的什么地方? a) 读书处
    b) 居所
    c) 游玩地
    d) 祭祀地

  2. 诗中“楚云归,湘佩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d) 幸福

  3. 诗中提到的“香消幽谷”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热闹
    b) 寂寞
    c) 欢快
    d) 明亮

答案:

  1. a) 读书处
  2. b) 失落
  3. b) 寂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表达对青春与爱情的追忆。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涉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比较史承谦与李白的作品,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而史承谦则更显细腻与柔情。
  • 二者均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绿窗诗十八首 其二 绿窗诗十八首 其一 失调名(答外) 雁塔瑶簪 桃花洞寄怀日下诸友 台阳笔记题词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春日同游梅花坡韵赋诗坡字 和韵钱申伯游东山圣泉 次韵似表弟卜居惠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宇量深广 天杀的 永世无穷 首字旁的字 江河日下 卤簿使 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霓的词语有哪些 沸结尾的成语 包含缮的词语有哪些 输肝写胆 押文字 竖心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耗蠹 补过饰非 舌字旁的字 班霞 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