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1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19:53
吹角城头变徵声,
艨艟海上剧纵横。
天留往岁吞吴恨,
势迫贤王许越成。
请地欲营三窟狡,
登坛畴令一军惊。
仓皇自趣潼关战,
遂使豺狼到两京。
号角声在城头响起,传来急促的战斗信号,
船只在海上剧烈地交错纵横。
往年的仇恨犹如吞噬吴国的悲痛,
形势迫使贤王必须允许越国成事。
请求地界以便营造三处藏身之所,
登上祭坛时应让一军感到震惊。
慌忙自顾自地向潼关出征,
结果让豺狼般的敌人侵入了两京。
鲍瑞骏,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主要以诗词见长。他的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情壮志,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常常以历史事件为题材,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感受。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纷乱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历史场景,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诗中提到的吴国和越国的历史背景,反映了诗人对战争和权力斗争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国家兴衰的无奈。开头的“吹角城头变徵声”传达出紧迫感,仿佛战斗即将展开。接着,诗人以“艨艟海上剧纵横”描绘出海上战争的激烈场面,展现了战斗的规模和复杂性。
从“天留往岁吞吴恨”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重,诗人借用历史事件表达对当下局势的忧虑。接下来的“势迫贤王许越成”则暗示了权力的博弈和政治的无奈,贤王在强敌面前不得不做出妥协,以求生存。
后四句转向对策和行动的思考,从“请地欲营三窟狡”到“仓皇自趣潼关战”,诗人展现了在生死存亡之际,国君和将领们的无奈与焦虑。最后一句“遂使豺狼到两京”则是对敌人入侵的痛心疾首,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镜子,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沉而真实,呈现出诗人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关切。
全诗透过历史的视角,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揭示出在权力斗争和战争面前,人们的无奈与绝望,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警醒与对未来的思虑。
吹角声在城头响起,表示什么?
“艨艟”指的是:
“天留往岁吞吴恨”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答案:1.A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