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8:36
作者:李慈铭 〔清代〕
展帘前翠云千顷,田田荷叶飞舞。
凤城西抱盈盈水,临水楼台无数。
天际路,看百道红墙遍锁宫中树。
笙歌散去。只玉辇苔封,锦帆尘歇,倾尽掌盘路。
凌波近,绰约琼华岛屿。景山撩乱鸦语。
妆台莫话辽金事,一霎夕阳红过。
能几度,待拥楫人来同向花间住。
栏干倚处,指夹岸垂杨,苍烟忽断,飞渡液池鹭。
在帘子前展现出一片翠绿的云彩,千顷荷叶在风中轻轻摇曳。
凤城的西边环绕着盈盈的水面,临水的楼台无数。
天边的道路上,看到百道红墙锁住宫中树木。
笙歌已散去,只有玉辇上覆盖着苔藓,锦帆尘埃落定,尽情享受这静谧之路。
凌波的水面近在咫尺,如同绰约的琼华岛屿,景山上鸟儿的鸣叫打乱了宁静。
妆台上不必再提辽金之事,夕阳一瞬间便红透了天际。
能有多少次,等待着划桨的人一同在花间停留。
倚靠在栏杆上,指点着岸边的垂杨,苍烟忽然断了,飞过水面的是白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情景描绘与传统诗词中的江南水乡意象相似,反映了对美好自然和人间繁华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慈铭(约1780-1850),清代诗人、词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工诗文,尤擅词。其作品多描绘江南风光,情感细腻,形式多样。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这首词在结构上多采用对仗工整的形式,意象丰富,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细腻风光。开头几句以“翠云”和“荷叶”营造出一幅青翠的画面,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随后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水乡的柔美和宁静,尤其是“凤城西抱盈盈水,临水楼台无数”,将水与楼台结合,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令人向往。
词中逐渐转向对历史的思考,特别是“妆台莫话辽金事”,显示出对过往历史和外族侵扰的无奈与淡漠。最后几句以“栏干倚处”收尾,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期待,渴望与人共享这份美好。整体来看,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安宁生活的追求,情感深邃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尤其是水乡的宁静与优雅,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情感深邃而丰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请问“凤城西抱盈盈水”中“盈盈”是指什么?
A. 水面清澈
B. 水波荡漾
C. 水位高涨
D. 水流急促
“妆台莫话辽金事”一句中提到的“辽金”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诗中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愤怒
C. 无奈与淡漠
D.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