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5:34
古庙巍峨石兽蹲,胎簪桐柏矗龙门。
涛冲古岸莓苔坼,派划长江竹箭浑。
四渎躬桓缠虎节,百王薪楗荐牺尊。
从来渭水称河胃,廷算深知费讨论。
这座古老的庙宇巍峨耸立,石兽静坐在其间,
桐柏山挺拔地矗立在龙门的前面。
涛声拍击着古老的岸边,水草在苔藓中破裂,
长江的水流如同竹箭一般直冲而下。
四条大江弯曲环绕,像是缠绕着老虎的节令,
历代君王的薪火相传,供奉着神灵的祭品。
自古以来,渭水就被称作河的肚子,
宫廷的算计深知其间的恩怨与道理。
陈维崧是清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字懋循,号秋水,晚号浮云山人。他以细腻的诗风和清新的词作著称,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沉思与对自然的热爱。
《南阳怀古》写于陈维崧游览南阳时,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敬仰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借古庙、长江等意象,唤起了对历史的思考。
《南阳怀古》通过描绘古庙、长江及历史的兴衰,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化的传承的珍视。开篇以“古庙巍峨石兽蹲”引入,描绘出庙宇的雄伟和历史的厚重,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庄严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现出长江的奔腾与变化,象征着历史的流动和无常。
“涛冲古岸莓苔坼”,这里的“涛”与“古岸”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隐含着历史的冲击与变迁。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四渎躬桓缠虎节”,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尊重,表现了对先辈的敬仰。最后一句“廷算深知费讨论”更是引人深思,强调了历史的复杂与深邃。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追溯,也有对现实时光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文化根基的追求和对历史流转的感慨。
诗歌通过对古代遗址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切怀念与反思,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思索。
诗中提到的“古庙”代表什么?
“涛冲古岸莓苔坼”中的“涛”指的是?
“百王薪楗荐牺尊”中的“薪楗”指的是什么?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陈维崧的《南阳怀古》更侧重于历史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强调自然景观的壮丽与人对自然的感悟。两者在意象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有侧重,前者更为豪放,后者则更显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