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

《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

时间: 2025-04-26 21:03:12

诗句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3:12

原文展示:

江到兴安水最清,
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
船在青山顶上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兴安的水清澈见底,青山环绕在水中,宛如在水中生长。诗人清晰地看见青山的山顶,船只仿佛在山顶上行驶。

注释:

  • 兴安:地名,指兴安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 水最清:水清透,形容水质极为清澈。
  • 青山簇簇:形容青山连绵,像是簇拥在一起。
  • 分明:清晰可见。
  • 船在青山顶上行:形象地描绘出水面平静,船只在山的倒影中移动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年-1797年),字子才,号子真,晚号萍洲渔隐,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散文家。他在诗词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袁枚游历兴安时,旨在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展现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感悟。在清代,诗人游历山水是常见的活动,许多诗歌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文环境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兴安一带清澈的江水和青翠的山峦,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首句“江到兴安水最清”,立即抓住了读者的注意,清澈的水面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诗人心灵的映射。接下来的“青山簇簇水中生”,则表现了山水相依的和谐美,青山与水的相互映衬,仿佛是大自然的艺术创作,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受力。

“分明看见青山顶”,句中“分明”一词,强调了景象的清晰与真实,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山的高耸与水的透明。最后一句“船在青山顶上行”,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创造了一种奇特的视觉效果,船只在水面上行驶,而水面又如同将青山的倒影映在其中,形成一种虚实结合的美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悟,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袁枚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展现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到兴安水最清:描述江水在兴安段的清澈程度,设置了整首诗的清新基调。
  2. 青山簇簇水中生:展现了青山与水的融洽关系,强调了自然的生机。
  3. 分明看见青山顶:强调了视野的清晰,增强了山水的立体感。
  4. 船在青山顶上行:以船为视角,形象地描绘出水面与山的关系,产生一种错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水的关系比作生长,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青山与水赋予了生命,形成生动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通过清澈的水与青翠的山,传达出一种宁静、悠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清澈与纯净,代表自然的美好。
  • 青山:象征稳重与永恒,表现自然的雄伟和壮丽。
  • :象征旅行与探索,代表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是在哪里最清的? A. 桂林
    B. 兴安
    C. 长江
    答案:B

  2. 诗中青山的描写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答案:B

  3. “船在青山顶上行”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A. 船在空中
    B. 船在水中
    C. 船在山顶
    答案:B

参考资料:

  • 袁枚的《随笔》
  • 《清代山水诗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河渎神 河渎神 山旅舍逢何蕤音侍御兼讯曹顾庵学土 河渎神 其二 河渎神 其一 河渎神 本调 河渎神 其二 河渎神 其一 河渎神 其四 河渎神 其三 河渎神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与的词语有哪些 骨扇 因缘为市 戈字旁的字 急张拘诸 龠字旁的字 罪有攸归 奎宿 诚惶诚恐 迷魂淫魄 鼎字旁的字 天经地纬 包含用的成语 麻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杞天之虑 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挥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