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2:00
真珠泉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泉光四散骇猿猱,
迸起平池点滴高。
谁欲斗量徒积梦,
人将瓶汲肯辞劳。
声随夜雨穿疏箔,
名逐春风入小槽。
别有雷峰峰下圃,
一泓埋没在蓬蒿。
泉水的光辉四散,惊动了猿猴和猱猴;
水从平静的池面迸发而起,滴落得很高。
谁想要来比试量水的深浅,只是在白白积累梦幻;
人们拿着瓶子汲水,难道会辞去那份辛劳?
泉声伴随着夜雨透过疏松的窗帘,
泉名随着春风流入小槽。
别有一处在雷峰山下的园圃,
那一泓清水埋没在蓬蒿之间。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真珠泉》创作于宋代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泉水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清澈与灵动,诗中通过描绘泉水,表达了对于生命的感悟。
《真珠泉》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对生命的哲思与对自然的热爱。首联“泉光四散骇猿猱”以生动的画面引入,展现出泉水的活泼与灵动,似乎在讲述泉水的神奇与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接下来的“迸起平池点滴高”则进一步描绘了泉水的飞溅,表现出其生机勃勃的态势。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谁欲斗量徒积梦”表达了一种人生的无奈与哲思,质疑那些追求虚幻名利的人生观,强调了现实劳动的重要性。最终,诗人以“别有雷峰峰下圃”作为结尾,暗示了泉水的隐秘之处,给予读者一种向往与思考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泉水的美丽与生机,探讨了人生的真实与虚幻,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传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真珠泉》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猿猱”指的是什么?
诗中“徒积梦”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