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2:52
单起浯溪寺,禅栖主簿峰。
收诗入顽石,礼塔趁昏钟。
好古心何癖,观空语更慵。
觉翁才觉处,明月出孤松。
我独自来到浯溪寺,禅意栖息在主簿峰上。
将诗句刻入顽石,伴随暮色中的钟声。
对古物的热爱何其执着,空灵的道理却显得更加懒散。
觉翁所觉之处,明月从孤独的松树间升起。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古文化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禅意和隐逸生活,融合了个人情怀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游览天池寺时,表达了对禅宗文化的敬仰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古代文化的向往。
这首诗展现了董嗣杲在游历中对禅宗的深入思考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诗的开篇以“单起浯溪寺”引出,描绘了他独自一人来到寺庙的情景,开宗明义,展现了孤独与内心的宁静。接着通过“收诗入顽石”与“礼塔趁昏钟”展现了他对诗歌与佛教文化的深厚情感,诗句与钟声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氛围。
“好古心何癖,观空语更慵”一句,表达了对古文化的执迷与对空灵哲学的反思,似乎在质疑自己对古物的热爱是否过于沉迷,暗含一种对禅意的探讨与自我审视。而最后一句“觉翁才觉处,明月出孤松”则以明月和孤松作为意象,象征着觉醒与孤独的境界,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感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的哲思与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对古文化的热爱与对禅意的追求,表现了作者的内心思辨与对自然的感悟,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寺庙是哪个?
“觉翁”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