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栀子花

《栀子花》

时间: 2025-04-27 11:13:40

诗句

玉瓣凉丛拥翠烟,南薰池阁灿云仙。

芳林园里谁曾赏,檐卜坊中自可禅。

明艳倚娇攒六出,净香乘烈袅孤妍。

风霜成实秋原晚,付与华灯作样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13:40

原文展示

栀子花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玉瓣凉丛拥翠烟,
南薰池阁灿云仙。
芳林园里谁曾赏,
檐卜坊中自可禅。
明艳倚娇攒六出,
净香乘烈袅孤妍。
风霜成实秋原晚,
付与华灯作样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栀子花的美丽与香气。诗中提到,花瓣如玉,清凉的丛林中弥漫着翠绿的烟雾,南风轻拂过池阁,仿佛飘散着仙云。在芳香的树林中,谁曾静下心来欣赏呢?在房檐下,静静地品味生活便是禅意。明艳的花朵依偎着娇嫩的枝条,像是六瓣花瓣紧密相拥,清香在烈风中袅袅而起,独自绽放。风霜将时光磨砺,秋天的原野渐渐晚了,把这美丽的样子交给华灯来传递。

注释

  • 玉瓣:指花瓣洁白如玉,形容栀子花的美丽。
  • 凉丛:指凉爽的丛林,栀子花常生长于此。
  • 南薰:南风,表示温暖的气候。
  • 檐卜坊:檐下的小坊,隐喻静谧的生活空间。
  • 明艳倚娇:形容花朵色彩明亮,娇嫩的样子。
  • 攒六出:形容花瓣六瓣紧凑。
  • 净香:指清新的香气。
  • 付与华灯作样传:将花的美丽与香气交给华灯,传递其光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生卒年不详),字子杲,号汀洲,宋代诗人,代表了宋代文人的风雅与细腻。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敏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闲适与自然的风潮。栀子花作为一种常见的花卉,象征着纯洁与美好,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栀子花》是一首充满清新气息的诗作,诗人以栀子花为中心,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情趣。整首诗采用了生动的比喻与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开篇“玉瓣凉丛拥翠烟”,以清凉的花瓣和翠绿的烟雾引入,立即为读者描绘出一幅清雅的画面。南风与池阁的结合,既表达了自然环境的美好,也传达出一种温柔的情感。

诗中“芳林园里谁曾赏,檐卜坊中自可禅”,在描绘栀子花的同时,诗人转向了对生活的思考,质疑人们是否真正欣赏身边的美好,并提出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禅意。后面的“明艳倚娇攒六出,净香乘烈袅孤妍”,展现了栀子花的娇美与香气,此时的栀子花不仅是自然的产物,更是情感的寄托。

最后两句“风霜成实秋原晚,付与华灯作样传”,将时间的流逝与光阴的变化融入其中,栀子花的芬芳与美丽在华灯之下传递,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感受生活的每一份美好。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氛围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瓣凉丛拥翠烟:描绘栀子花瓣洁白如玉,生长在清凉的丛林中,形成一幅清新宜人的画面。
  2. 南薰池阁灿云仙:南风拂过池阁,带来仙境般的美感。
  3. 芳林园里谁曾赏:在芳香的树林中,反问谁曾真正欣赏过这些美丽。
  4. 檐卜坊中自可禅:在房檐下静坐,品味生活的每一刻,便是一种禅意。
  5. 明艳倚娇攒六出:栀子花的色彩鲜艳,形态娇美,六瓣花瓣紧凑。
  6. 净香乘烈袅孤妍:清新的香气在烈风中轻舞,独自绽放出美丽。
  7. 风霜成实秋原晚:时间的流逝使得秋天的原野渐渐沉寂。
  8. 付与华灯作样传:将花的美丽与香气交给华灯,传递其光彩。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瓣”比喻栀子花的洁白。
  • 拟人:花的香气似乎有生命,能够在风中轻舞。
  • 对仗:如“明艳倚娇”和“净香乘烈”,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栀子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同时也透出一种对人们生活态度的反思,强调了欣赏身边美好事物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栀子花:象征纯洁和美好,代表自然的灵动。
  • 南风:象征温暖和柔情,代表自然中的和谐。
  • 华灯:象征着希望与光明,传递出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瓣”指的是哪个花?

    • A. 桃花
    • B. 栀子花
    • C. 玫瑰
    • D. 菊花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 A. 描述战斗
    • B. 反思生活
    • C. 赞美财富
    • D. 向往权力
  3. 诗中最后一句提到的“华灯”有何象征意义?

    • A. 暴力
    • B. 光明与希望
    • C. 黑暗
    • D. 疲惫

答案

  1. B. 栀子花
  2. B. 反思生活
  3. B. 光明与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同样赞美自然与生活。
  • 《静夜思》(李白):表现对故乡的思念,融入自然元素。

诗词对比

  • 《栀子花》《白雪歌送梅花》(王安石):两者皆描绘自然美,但前者侧重于花的芳香与娇美,后者则通过梅花展现坚韧与高洁的品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大全》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摸鱼子 吴门客中,九日,次魏彦文韵 摸鱼子 题王德琏山居图 摸鱼子 寒食雨中 摸鱼子 岁晚感怀寄南金 摸鱼子 早春作 摸鱼子 至元六年二月望日,登安陆白云楼, 摸鱼子 蝉 摸鱼子 摸鱼子 贺金篯孙老友,咏梅见寿 摸鱼子 题四弟莘吾秋日山居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疋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铲恶锄奸 磕脑 攴字旁的字 兴事动众 枨橘 韦字旁的字 根结盘固 目瞠口哆 淡而不厌 牙字旁的字 收旗卷伞 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螟螣 鬼火狐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