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5:41
重过清虚庵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绝境惟闻天籁音,
山游重缀壁龛吟。
春生仙甕新篘酒,
尘锁书床旧调琴。
丹井月空梧积满,
瑶台雨渍藓埋深。
明朝襆被归城市,
万叠苍峦有梦寻。
在绝境中只听到自然的声音,
山中游玩再次吟咏壁龛的诗句。
春天来临,仙女的酒瓶里装满新酿的酒,
尘封的书桌上放着旧调的琴。
丹井中的月光洒满了梧桐树,
瑶台上的雨水浸湿了苔藓,埋得很深。
明天我将收拾行囊返回城市,
但那万叠的青山中仍有梦境在追寻。
董嗣杲,宋代诗人,字仲明,号清虚,生于宋徽宗时期。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道教思想,表达出对世俗的超然和对自然的向往。
《重过清虚庵》创作于董嗣杲对出世生活的思考之时,反映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向往与逃避。这首诗或许是在他再次游览清虚庵时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世的思索。
这首诗以清虚庵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绝境惟闻天籁音”便引入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在困境中仍能听到自然之声的宁静与美好。接下来通过“山游重缀壁龛吟”,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描绘出诗人在山中游玩时的吟咏,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中“春生仙甕新篘酒”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诗人借助仙酒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欣喜。接下来的“尘锁书床旧调琴”,则表现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对往昔的怀念,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宁静与美好。
而后“丹井月空梧积满”与“瑶台雨渍藓埋深”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时光流逝后的景象,诗人通过月光和雨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令人感叹岁月的无情。
最后两句“明朝襆被归城市,万叠苍峦有梦寻”则是诗人对将来的思考,明天将归还城市,但心中对青山的向往与追寻仍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对自然的深切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堪称宋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道教的超脱思想,反映出一种追寻内心和谐与安宁的情感基调。
诗中“绝境惟闻天籁音”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城市的思念
b) 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c) 诗人对绝境的抗争
“春生仙甕新篘酒”中“仙甕”指的是什么?
a) 普通酒瓶
b) 传说中的仙人酒瓶
c) 诗人的酒杯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怀念
c) 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