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8:34
原文展示:
萧萧江湖客,疏瘦若秋竹。苦心为诗章,日夜挠心腹。清弦无浮声,促柱有哀曲。湔湔幽严泉,一一清可掬。人生于文章,初若力不作。及其成欲售,又困瞽者目。予从吴兴公,乃独获所欲。得意有知赏,幽怀免穷独。嗟予有所投,痛学自藏覆。子当慰我穷,时寄书数幅。
白话文翻译:
江湖上的旅人,瘦弱如同秋天的竹子。他苦心创作诗篇,日夜思索,心中烦恼。琴弦上没有轻浮的声音,短促的音柱奏出哀伤的曲调。幽深的泉水清澈见底,每一滴都清澈得可以捧在手中。人生在创作文章时,起初似乎力不从心。等到作品完成想要发表,又因盲目的批评而受困。我跟随吴兴公,才得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得到赏识,内心的苦闷得以缓解。唉,我有所寄托,痛苦地学习并隐藏自己。你应该安慰我的困境,时常寄来几页书信。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创作于他流离失所或心情郁闷之时,通过自我描绘和抒发,表达了对艺术追求的坚持和对知音难寻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表达了诗人在江湖漂泊中的孤独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诗中提到的“吴兴公”可能是指某位赏识他的贵人,通过这位贵人的帮助,诗人得以实现自己的文学抱负,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我描绘和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江湖漂泊中的孤独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诗中“萧萧江湖客,疏瘦若秋竹”描绘了一个瘦弱而坚韧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在困境中的坚持。“苦心为诗章,日夜挠心腹”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的艰辛。“清弦无浮声,促柱有哀曲”和“湔湔幽严泉,一一清可掬”则通过音乐和自然景物的比喻,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坚持和对知音难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江湖漂泊中的孤独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困境的无奈。通过自我描绘和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坚持和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吴兴公”指的是什么? A. 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 B. 一个地名 C. 一种乐器 答案:A
诗中的“湔湔幽严泉”形容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泉水 B. 浑浊的泉水 C. 流动的泉水 答案:A
诗中的“疏瘦若秋竹”形容的是什么? A. 一个胖胖的人 B. 一个瘦弱的人 C. 一个高大的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