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韦商州弼

《送韦商州弼》

时间: 2025-05-10 10:30:33

诗句

会府应文昌,商山镇国阳。

闻君监郡史,暂罢尚书郎。

王事嗟相失,人情贵不忘。

累年同画省,四海接文场。

点翰芳春色,传杯明月光。

故交从此去,遥忆紫芝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0:33

送韦商州弼

原文展示:

会府应文昌,商山镇国阳。
闻君监郡史,暂罢尚书郎。
王事嗟相失,人情贵不忘。
累年同画省,四海接文场。
点翰芳春色,传杯明月光。
故交从此去,遥忆紫芝香。


白话文翻译:

在会府(指长安)我期待你的文采,商山则是镇国的阳光。
听说你已经担任了郡史,暂时辞去了尚书郎的职务。
我对王事感到惋惜,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是值得珍惜的。
我们在一起共事多年,四海的文场都在交往。
在春色中写下的诗篇,和明月下传递的酒杯。
老朋友从此分别,遥远地怀念着那紫芝的香气。


注释:

  • 会府:指长安,古代的政治中心,文昌指文官的荣耀。
  • 商山:位于今陕西省,因其风景优美而受到文人喜爱。
  • 监郡史:指担任地方官员,负责管理地方事务。
  • 尚书郎:古代中央政府的官员,负责文书处理。
  • 王事:指王朝的事务,政治上的责任与义务。
  • 画省:指文人聚会、吟咏的场合。
  • 点翰:写作、作诗的意思。
  • 紫芝香:紫芝为一种香草,象征友谊与美好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佺期,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以及个人情感,常带有淡淡的忧愁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送韦商州弼》是沈佺期为送别好友韦商州弼而作,表现了对友人的珍惜与不舍。诗中提到的“王事”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个人理想的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整体情感深沉而细腻。开篇两句通过“会府应文昌,商山镇国阳”描绘了政治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对好友才华的期望与欣赏。接下来的“闻君监郡史,暂罢尚书郎”则透露出友人的仕途变故,表现了对他前途的关心与惋惜。

“王事嗟相失”一句,表达了对于政务繁忙与个人情感关系的思索,强调了人情的珍贵与不忘。诗中提到的“累年同画省,四海接文场”凸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展现了文人交往的广阔与深远。

最后的“故交从此去,遥忆紫芝香”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透出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紫芝香作为友谊的象征,愈显得感情的深厚。整首诗在描写友谊与离别时,借助自然景象与人事相结合,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会府应文昌:表达对友人文才的期待,暗示长安的文人气息。
    2. 商山镇国阳:借山水之美,象征友人的光辉与成就。
    3. 听君监郡史:提示友人的职位变化,反映仕途波折。
    4. 暂罢尚书郎:表明友人暂时离开朝政,追求更高理想。
    5. 王事嗟相失:感慨政务繁重,人与人之间的情谊难得。
    6. 累年同画省:回忆两人共事的时光,增添离别的惆怅。
    7. 四海接文场:强调文人之间的广泛交往与情谊。
    8. 点翰芳春色:描绘春天的美好与诗歌的创作。
    9. 传杯明月光:展现饮酒作乐的场景,增添诗意。
    10. 故交从此去:点明离别的主题,情感达到高潮。
    11. 遥忆紫芝香:通过香气传递对友人的思念,情感深厚。
  • 修辞手法:

    1. 对仗:如“会府应文昌,商山镇国阳”。
    2. 比喻:将友谊比作“紫芝香”,寓意深远。
    3. 意象:自然景象与人事交织,增添诗意。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与不舍,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理想、友情与离别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会府:象征着文人的荣耀与理想追求。
  • 商山:代表着美好的自然与友人的成就。
  • 春色: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 明月:代表着友谊的光辉与思念的情感。
  • 紫芝香:象征着深厚的友谊与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商山”象征什么? A. 美好的自然
    B. 政治中心
    C. 仕途的波折
    D. 友谊的象征

  2. “故交从此去”中的“去”指什么? A. 友人离开
    B. 友人去世
    C. 友人升迁
    D. 友人出国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仕途的成功
    B. 友情与离别
    C. 自然的美丽
    D. 对政治的思考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与离别,但沈佺期的诗更侧重人情的细腻描绘,而王之涣则强调壮丽的景象与豪情。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选》
  3. 《沈佺期作品集》

相关查询

虎井澄渊 西屿落霞 太武樵歌 天台远眺 寄吴郎 句 其三 宿建溪中宵即事 灵岩述旧 公宇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箱的成语 修好结成 股东大会 足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包含樵的词语有哪些 耆老久次 以言徇物 编户 牛字旁的字 小童 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几而不征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挫骨扬灰 肝阴 明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