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

时间: 2025-07-27 20:27:31

诗句

巫山峰十二,环合象昭回。

俯听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古槎天外落,瀑水日边来。

何忍猿啼夜,荆王枕席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27:31

原文展示:

巫山峰十二,环合象昭回。
俯听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古槎天外落,瀑水日边来。
何忍猿啼夜,荆王枕席开。

白话文翻译:

巫山的山峰有十二座,环绕着像是星辰一样的景象。
俯身倾听琵琶峡的回响,平视云雨台的景致。
古老的木筏从天边飘落,瀑布在日边奔涌而来。
怎忍心在夜晚听到猿猴的哀啼,荆王的床前又开了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巫山峰十二:巫山的山峰有十二座,指的是巫山的壮丽景色。
  • 琵琶峡:可能指峡谷的清脆回声,像琵琶的声音一样。
  • 古槎:古老的木筏,象征着远古和漂流。
  • 瀑水:指从高处落下的水流,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的壮观。
  • 猿啼:猿猴的哀鸣,常用于表达孤独或悲伤的情绪。
  • 荆王:指荆轲,古代著名的刺客,可能象征着一种历史的传承或情感的寄托。

典故解析:

  • 荆王枕席开:指的是历史上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体现了英雄的悲壮和对历史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约 650-713),字子渊,号青溪,唐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巫山高》作于作者游历巫山之际,诗中描绘了巫山的壮丽与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巫山高》是一首描绘巫山壮丽风光的诗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细腻的观察。诗的开头以“巫山峰十二”点明了地点,展现出巫山的雄伟与神秘。接着“俯听琵琶峡,平看云雨台”则通过声音和视觉的结合,生动地描绘出巫山的美丽。诗中“古槎天外落,瀑水日边来”则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动态感,仿佛让读者感受到那水流的奔腾与木筏的漂流。

最后一联“何忍猿啼夜,荆王枕席开”则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故事结合,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猿啼的悲鸣与荆王的枕席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孤独。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思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人类情感的复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历史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巫山峰十二:描述巫山的山峰,表达出巫山的壮丽景色。
  2. 环合象昭回:这里的“环合”表现出山峰的环绕,似乎在提示某种神秘的力量。
  3. 俯听琵琶峡:通过“俯听”表达出诗人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感知。
  4. 平看云雨台:用“平看”展示了诗人对景物的平和心态。
  5. 古槎天外落:古老的筏子从天外落下,添入了一种超脱的意象。
  6. 瀑水日边来:瀑布的流动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
  7. 何忍猿啼夜:表现了诗人对孤独与悲伤的感受。
  8. 荆王枕席开:以历史典故结尾,形成情感的升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琵琶峡”比喻峡谷的声音,与音乐产生联想。
  • 对仗:如“俯听”与“平看”,展现了诗人的观察方式和心境。
  • 拟人:瀑水的动态描写让自然景物仿佛具有人性。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巫山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通过猿啼与荆王的典故,展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形成了一种自然与历史、孤独与共鸣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巫山:象征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 琵琶:象征音乐与文化的传承。
  • 猿啼:象征孤独与悲伤。
  • 古槎:象征历史与过往的漂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巫山高》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古槎天外落”的“古槎”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古老的木筏
    • C. 一种山石
    • D. 一种动物
  3. 诗中的“荆王”指的是谁?

    • A. 荆轲
    • B. 荆州的王
    • C. 荆棘
    • D. 荆王朝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口》:李白的山水诗,展现了自然的壮丽。
  • 《早发白帝城》:王之涣的诗,描写了清晨的自然美。

诗词对比:

  • 《巫山高》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但《庐山谣》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激荡,而《巫山高》则结合了历史的思考,展现了更深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诗研究》

相关查询

摸鱼儿(和谢李同年) 归国遥(暮春遣兴) 夏景 涉江采芙蓉 夏景 其一 衣冷欲装绵 满庭芳·千骑家山 水调歌头(谢和溪园来寿) 酹江月(怪梅一株,为北客载酒移置盆中,伟然) 秋景 江动月移石 探梅四绝 其二 春景 杖藜入春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险峙 士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内外夹击 搓洗 山字旁的字 牛马不若 松丸 传为美谈 寒花晚节 白山黑水 麥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睚眦之忿 刑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