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

《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

时间: 2025-05-08 01:34:25

诗句

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

鬼门应苦夜,瘴浦不宜秋。

岁贷胸穿老,朝飞鼻饮头。

死生离骨肉,荣辱间朋游。

弃置一身在,平生万事休。

鹰鹯遭误逐,豺虎怯真投。

忆昨京华子,伤今边地囚。

愿陪鹦鹉乐,希并鹧鸪留。

日月渝乡思,烟花换客愁。

幸逢苏伯玉,回借水亭幽。

山柏张青盖,江蕉卷绿油。

乘闲无火宅,因放有渔舟。

适越心当是,居夷迹可求。

古来尧禅舜,何必罪驩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4:25

原文展示:

《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 作者: 沈佺期 〔唐代〕

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
鬼门应苦夜,瘴浦不宜秋。
岁贷胸穿老,朝飞鼻饮头。
死生离骨肉,荣辱间朋游。
弃置一身在,平生万事休。
鹰鹯遭误逐,豺虎怯真投。
忆昨京华子,伤今边地囚。
愿陪鹦鹉乐,希并鹧鸪留。
日月渝乡思,烟花换客愁。
幸逢苏伯玉,回借水亭幽。
山柏张青盖,江蕉卷绿油。
乘闲无火宅,因放有渔舟。
适越心当是,居夷迹可求。
古来尧禅舜,何必罪驩兜。

白话文翻译:

遇到险滩就顺流而下,向西南驶向火洲。
鬼门在黑夜里仿佛很苦,瘴气弥漫的港口不适合秋天。
岁月给予的贷款让我胸中感到压抑,早晨飞扬的鼻息让我头痛。
生死将我与亲人分离,荣辱之间朋友变得疏远。
我将自己弃置在此,平生所做万事皆成空。
鹰和鹯遭到了误解而被驱逐,豺和虎在真相面前感到畏惧。
我怀念从前京华的朋友,伤感如今边地的囚徒。
希望能陪伴鹦鹉的欢乐,愿与鹧鸪共享此生。
日月更替我对故乡的思念,烟花换来我对客居的愁苦。
幸好遇到苏伯玉,借水亭幽静的环境来消遣。
山上的柏树撑起青色的盖,江边的蕉树卷起绿油油的叶子。
乘着闲暇无事的日子,放下渔舟悠然自得。
适合越过心灵的地方,就是乡间可以寻求的家园。
古往今来尧舜禅让,何必责怪驩州的困惑。

注释:

  • 驩州:古代地名,指今四川境内。
  • 火洲:指的是气候炎热的地方。
  • 鬼门:形容黑暗和艰难的环境。
  • 瘴浦:指瘴气弥漫的水边,常指不适宜居住的地方。
  • 岁贷:形容岁月的压迫感。
  • 京华:指的是京城,即长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佺期(约720年-约785年),字子真,号“南山”,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沈佺期因政事被贬,移居至山间水亭时,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朋友苏使君的思念和友谊。

诗歌鉴赏: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真挚的情感,深刻表现了诗人在遭遇困境时的孤独与无奈。开篇即以“遇坎即乘流”引入,表达了在逆境中选择顺应流向的态度。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以“鬼门”、“瘴浦”描绘了身处环境的恶劣与艰辛,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痛苦感受。

诗中“死生离骨肉,荣辱间朋游”一句,直击人心,表达了对亲情和友情的深切思考。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展现出一种对往昔京华生活的怀念,透过“愿陪鹦鹉乐,希并鹧鸪留”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抵抗。

最后,诗人寄情于自然,借水亭之幽静,寻求心灵的归宿,同时回顾古人尧舜的治国理政,讽刺现实政治的复杂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出沈佺期的高超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遇坎即乘流”:在逆境中选择随波逐流的态度。
    2. “西南到火洲”:形容旅途的艰辛。
    3. “鬼门应苦夜”:夜晚的艰难与恐怖。
    4. “瘴浦不宜秋”:秋天不适合在瘴气弥漫的地方停留。
    5. “岁贷胸穿老”:岁月的沉重感。
    6. “朝飞鼻饮头”:因生活困扰而产生的身体不适。
    7. “死生离骨肉”:亲情的割舍。
    8. “荣辱间朋游”:朋友之间的疏远。
    9. “弃置一身在”:无所依靠的孤独感。
    10. “平生万事休”:对过往生活的无奈放弃。
    11. “鹰鹯遭误逐”:比喻被误解的境遇。
    12. “豺虎怯真投”:凶猛的动物在真相面前的畏惧。
    13. “忆昨京华子”:怀念昔日的朋友。
    14. “伤今边地囚”:对现实的伤感。
    15. “愿陪鹦鹉乐”:渴望与友人共享快乐。
    16. “希并鹧鸪留”:期望能与友人长久相伴。
    17. “日月渝乡思”:时间的流逝加深了乡愁。
    18. “烟花换客愁”:繁华背后的孤独。
    19. “幸逢苏伯玉”:感激朋友的陪伴。
    20. “回借水亭幽”:借助自然环境来安抚心灵。
    21. “山柏张青盖”:自然景色的描绘。
    22. “江蕉卷绿油”:生动的自然意象。
    23. “乘闲无火宅”:享受宁静的时光。
    24. “因放有渔舟”:渔舟象征自由与闲适。
    25. “适越心当是”:内心的归属感。
    26. “居夷迹可求”:寻求简单的生活。
    27. “古来尧禅舜”:提及历史名君以作对比。
    28. “何必罪驩兜”: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鬼门”、“瘴浦”比喻生活的艰难。
    • 拟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赋予情感。
    • 对仗:如“弃置一身在,平生万事休”形成对称。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山柏:象征坚韧与长寿,表达对自然的依赖。
  • 江蕉:象征生机与繁荣,反映诗人对生活的渴望。
  • 水亭:象征安宁与静谧,是诗人内心归宿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火洲”指的是哪个方向?

    • A. 东北
    • B. 西南
    • C. 西北
    • D. 东南
  2. 诗人对“京华”的情感是:

    • A. 怀念
    • B. 厌恶
    • C. 无所谓
    • D. 显得高兴
  3. “死生离骨肉”表现出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 A. 友情
    • B. 亲情
    • C. 爱情
    • D. 乡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沈佺期更为侧重于对友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而杜甫则更为直接地表现出对家庭的忧虑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

以上为《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的详细解析与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奉使丰陵职司卤簿通宵涉路因寄内 奉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 冬至宿斋时郡君南内朝谒因寄 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与卫右丞邻舍,因赋诗寄赠 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韵(照字) 同陆太祝鸿渐崔法曹载华见萧侍御留后…喜而有作三首 埇桥达奚四、于十九、陈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 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居接司徒公别 和职方殷郎中留滞江汉初至南宫,呈诸公并见寄 送商州杜中丞赴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有节 頁字旁的字 生态标志 曲队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肤末支离 披枷带锁 抟沙作饭 玉殿嫦娥 规圆矩方 近朱者赤 虫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提手旁的字 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拳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