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0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9:32
仁宗皇帝飞白歌
——周紫芝
八神警跸群灵趋,风师雨伯当前驱。
汉家四叶圣主出,共扶日御升天衢。
当时农桑三万里,地上钱流已如水。
左有稷契右皋夔,四岳九官真济济。
太师当国天下安,貂蝉绣衮身如山。
范公特节下金銮,名落百蛮毛发寒。
郑公有口伐可汗,可使一言无契丹。
太平天子坐垂拱,蝉蜎蠖濩朝千官。
侍臣愕立蓬莱殿,看草宸奎丽云汉。
中人传赐宣口敕,雨露恩光极昭焕。
公家什袭宫锦囊,五彩属天惊夜光。
试从父老说嘉祐,百年厚德知难忘。
自从丧乱双眼暗,犹喜人间得时见。
小臣拜舞喜欲颠,安得身随千官朝九天。
眼见万骑无控弦,四海复似昭陵年。
八位神灵警示,众灵竞相趋向,风神和雨伯在前引导。汉朝的圣主如同四叶的幸运草,大家共同扶持他走向升天的道路。那时农田与桑树遍布三万里,地上的金钱流动如同水流。左侧有稷契,右侧有皋夔,四周的官员和山岳真是济济一堂。太师掌管国政,天下安宁,貂蝉的绣衣仿佛重如山岳。范公节俭地走下金銮,名字传遍了百蛮,令他们感到寒心。郑公口才出众,伐除可汗,能使契丹人心甘情愿。太平的天子坐在垂拱之上,蝉蜎和蠖虫在朝堂上游走。侍臣们惊愕地立在蓬莱殿,仰望宸奎的美丽云汉。中人传递的敕令,雨露的恩泽辉煌灿烂。公家用华丽的锦囊装载礼物,五色缤纷的光辉照亮夜空。试问父老们谈起嘉祐,百年厚德让人难以忘怀。自从动乱,双眼黯淡,依然庆幸人间得以时见。小臣们拜舞欢喜得几乎要颠倒,怎能不随同千官朝拜九天?眼见万骑如同无控的弦,四海再次似昭陵时期的繁荣。
作者介绍:周紫芝(生卒年不详),字子云,号青山,南宋诗人,以诗歌和书法闻名。他的作品兼具豪迈与细腻,受到了当时文人的广泛赞誉。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仁宗皇帝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安定。周紫芝通过对仁宗皇帝的赞颂,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与感激。
《仁宗皇帝飞白歌》是一首颂扬仁宗皇帝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盛世景象的赞美与感慨。诗中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当时的繁荣景象,从神灵的出现,到农桑兴旺,再到官员齐聚,均体现了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其语言华丽,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周紫芝深厚的诗歌功底。
诗的开头用“八神警跸”引入,设置了一种庄重神秘的氛围,随后将重点转向仁宗皇帝,表现出对这位圣主的崇敬与期待。诗中多次提及的“农桑三万里”、“地上钱流已如水”,不仅描绘了经济繁荣的情景,也反映了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此外,诗中提到的“范公特节下金銮”,“郑公有口伐可汗”等,展现了忠臣的形象,进一步烘托了仁宗皇帝明智的治国方略,让人感受到那一时代的丰盛与豪迈。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当下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繁荣、百姓安宁的深切关怀。它不仅是一首历史诗,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理想的作品,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仁宗皇帝的崇敬与赞美,展现了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幸福,体现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农桑三万里”主要是指什么?
A. 农田和桑树的种植
B. 风景如画的地方
C. 皇帝的出行路线
“八神警跸”中的“八神”指的是:
A. 八位文人
B. 八位神灵
C. 八个地方
诗中“郑公有口伐可汗”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渴望
B. 对忠臣的赞美
C. 对敌人的仇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