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钓台

《钓台》

时间: 2025-07-27 07:51:19

诗句

倚空绝壁势雄豪,招引山风接海涛。

不假他人立名字,严台何似此台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7:51:19

原文展示:

倚空绝壁势雄豪,
招引山风接海涛。
不假他人立名字,
严台何似此台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巍峨壮丽的钓台。它依靠在陡峭的悬崖上,气势磅礴,令人感到豪迈;山风呼啸而来,海涛拍打着岩石,形成壮观的自然景象。诗人不需要别人来为其命名,这座钓台的高度和气势都无法与其他地方相比,显得独一无二。

注释:

  • :依靠,靠着。
  • 空绝壁:指高耸的悬崖,形容其险峻。
  • 雄豪:雄伟豪放,气势磅礴。
  • 招引:吸引,引导。
  • 他人:其他人,旁人。
  • 严台:指诗人所描绘的钓台,其形象高大。
  • 何似:怎么能比得上。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钓台”本身可以引申出古代文人雅士的隐逸生活,钓鱼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傅伯寿,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傅伯寿在游历时所作,通过对钓台的描绘,表达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在宋代,文人常常通过诗词表达对自然的感悟,钓台作为一个象征隐逸和超然的场所,恰好符合这一主题。

诗歌鉴赏:

《钓台》是一首表现自然景观的诗,诗人通过对钓台的刻画,传达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怀。诗的开头“倚空绝壁势雄豪”即以雄伟的画面吸引读者,突显了钓台的高耸和险峻。接着“招引山风接海涛”,山风与海涛的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也表明了钓台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这里的风与涛不仅是自然元素的描写,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激荡与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两句“不假他人立名字,严台何似此台高”,强调了钓台的独特与无可替代,诗人不愿借助他人的名声,充分展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这种自信与对自然的热爱,使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倚空绝壁势雄豪”:诗人用“倚空”形容钓台的高度和位置,表现出一种壮丽的气势。
    • “招引山风接海涛”:山风和海涛的结合,表现了自然的壮观,也是对钓台环境的描绘。
    • “不假他人立名字”:强调钓台的独特性,不需要他人为其命名,显示出一种自我认同。
    • “严台何似此台高”:以反问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钓台的卓越和无与伦比。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风”“海涛”,形成音韵的和谐。
    • 比喻:将钓台与高峻的山壁进行比较,突显其壮观。
    • 夸张:形容钓台的高度和气势,营造出一种宏伟的场景。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自然的壮丽与钓台的独特,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钓台:象征隐逸生活与对自然的亲近,体现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山风、海涛:代表自然的力量与美,增强诗的意境。
  • 绝壁:象征险峻和孤独,强调钓台的独特位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倚空绝壁”中的“绝壁”指的是: a) 一座山
    b) 高耸的悬崖
    c) 一片平地

  2. 本诗主要表达的主题是: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及隐逸生活的赞美
    c)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3. 诗中“招引山风接海涛”最能体现什么意象? a) 风和涛的结合
    b) 钓鱼的乐趣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对比傅伯寿的《钓台》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傅伯寿更侧重于壮丽的气势,而王维则倾向于宁静的氛围。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傅伯寿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黄充 河上 和赵大夫鹿鸣宴集 和张次道再游翠岩之作 和谢公定观秘阁文与可枯木 和魏衍元夜同登黄楼 和魏衍同登快哉亭 和魏衍三日二首 和王子安至日三首 和王明之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现世现报 流风余韵 示字旁的字 间不容缓 外感内伤 骏珍 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必开头的成语 西昆体 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山墙 一见倾倒 胸有成算 包含素的词语有哪些 虎啸狼号 余结尾的成语 气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