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7:28
霜风摧细菊,寒雨飒高梧。
秋气方摇落,萍踪竟有无。
于时惭入洛,投老羡归湖。
日下思君切,春来酒共呼。
霜风吹打着细小的菊花,寒雨轻轻拍打着高大的梧桐树。
秋天的气息正在摇落花叶,漂泊的踪迹似乎无从寻觅。
此时我惭愧地进入洛阳,年老时渴望能回到湖边。
夕阳西下,思念你变得愈发强烈,春天来临时我们共饮美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懋麟(约1640-1700),字汝弼,号白云,清代诗人,官员。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与许多文人有交往,作品多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秋季,诗人面对自然的变迁及个人的老去,感慨万千。诗人通过对季节的描绘,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这首诗充满了秋天的萧瑟与诗人内心的忧伤。首联通过“霜风”和“寒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氛围,细腻而生动。诗人以菊花和梧桐树作为意象,传达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菊花在秋季盛开,象征着坚韧与孤独,而梧桐树则高大挺拔,寓意着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在中间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与懊恼。“于时惭入洛,投老羡归湖”,这里的羡慕不仅是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洛阳作为一个繁华的城市,承载着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体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两句,再次回到思念的情感中。“日下思君切,春来酒共呼”,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思念的情愫,春天的到来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际关系的深切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友人的深情,体现了人生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了哪几种自然景象?
A. 春风、细雨
B. 霜风、寒雨
C. 夏日、秋月
答案:B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A. 排斥
B. 思念
C. 忘记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洛阳”象征什么?
A. 繁华与文化
B. 隐逸与寂静
C. 乡村的宁静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