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0:35
萧洒伊嵩下,优游黄绮间。
未曾一日闷,已得六年闲。
鱼鸟为徒侣,烟霞是往还。
伴僧禅闭目,迎客笑开颜。
兴发宵游寺,慵时昼掩关。
夜来风月好,悔不宿香山。
在伊嵩山下,我悠闲自得,徜徉于黄绮之间。
我从未感到一天的闷闷不乐,已在这里闲适生活了六年。
鱼儿和鸟儿是我的伴侣,烟霞则是我往来的风景。
与僧侣一起静坐禅定,迎接客人时我总是笑颜相迎。
兴致勃勃时我会夜游寺庙,懒洋洋的时候就关上大门。
昨夜的风月真是美好,真后悔没有在香山过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田园生活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喜闲》创作于白居易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在经历了政治风波后,他选择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宁静。
《喜闲》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的诗歌,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自己在伊嵩山下悠闲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日常生活,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鱼鸟为徒侣,烟霞是往还”一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关系。鱼和鸟不仅是自然界的生灵,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自由和快乐。与此同时,诗人与僧侣的互动,以及对客人的热情接待,也反映了他乐于与人交流的性格,尽管他身处于宁静的环境,但内心并不孤独。
最后一句“夜来风月好,悔不宿香山”,透出一丝对美好时光的惋惜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人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宁静与快乐,流露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体现了他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喜闲》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香山”指的是?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