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6:09
痛别椿庭近六年,
茕茕母女问谁怜。
回思雪案牵衣处,
教诵毛诗第一篇。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母亲分别近六年的痛苦,孤独的母女俩在询问谁会怜悯她们。回想起那雪白的书桌上,母亲曾牵着她的衣服,教她诵读《毛诗》第一篇。
《毛诗》是《诗经》的一个重要版本,代表了先秦时期的诗歌风格。诗中提到的“教诵毛诗第一篇”,暗示着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同时也反映了母亲在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任浣花,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任浣花的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和家庭生活,常常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诗创作于任浣花与母亲分别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以及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在当时社会,家庭观念重,母女间的情感尤为重要,这首诗正是对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开篇便点明了母女的痛别,简练而有力。诗中的“痛别”一词,蕴含着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而沉重。接下来的“茕茕母女问谁怜”,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感,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无助与渴望。诗中提到的“雪案”,不仅是对教育场景的描写,更是对过去温暖时光的怀念。最后一句提到的《毛诗》,传达了母亲在教育中的重要角色,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亲情的深刻感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母女间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围绕着母女的情感纽带展开,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在困境中对温暖记忆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雪案”指的是什么?
A. 家庭
B. 书桌
C. 诗歌
“茕茕母女问谁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助
C. 愤怒
本诗是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杜甫
B. 任浣花
C. 李白
可以将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前者着重于母女情深与教育的传承,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亲情与故土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