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0:16
送陆畅归江南(畅娶董溪女)
举举江南子,名以能诗闻。
一来取高第,官佐东宫军。
迎妇丞相府,夸映秀士群。
鸾鸣桂树间,观者何缤纷。
人事喜颠倒,旦夕异所云。
萧萧青云干,遂逐荆棘焚。
岁晚鸿雁过,乡思见新文。
践此秦关雪,家彼吴洲云。
悲啼上车女,骨肉不可分。
感慨都门别,丈夫酒方醺。
我实门下士,力薄蚋与蚊。
受恩不即报,永负湘中坟。
送别陆畅返回江南,他娶了董溪的女子。
举荐江南的才子,因其能诗而闻名。
他前来争取高官,担任东宫的军佐。
迎娶丞相府的女子,光彩照耀士人群。
鸾鸟在桂树间鸣叫,观者如潮涌动。
人间的喜事总是颠倒,早晚都在不同的地方。
萧萧的青云在天际,竟然追逐荆棘燃烧。
岁末的鸿雁飞过,乡愁在新文中浮现。
我踏上秦关的雪,家乡却在吴洲的云中。
悲啼声中,上车的女子与我骨肉难分。
感慨在都门的别离,丈夫此刻酒正醺。
我确实是门下士,力量薄弱如蚋与蚊。
受恩未能报答,永远负于湘中的坟墓。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是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诗创作于陆畅即将返回江南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祝福以及对离别的感慨。陆畅不仅是诗人,也是韩愈的好友,此诗在送别的场合中,流露出情谊与乡愁。
《送陆畅归江南》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通过对陆畅归乡之事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诗中开头通过“举举江南子”引入主题,展现了陆畅作为才子的身份,紧接着描绘了他在东宫军的高官之路,展现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实现。
在迎娶丞相府的女子时,诗人通过“鸾鸣桂树间”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场景,象征着陆畅的辉煌未来。然而,随着诗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对人事的无奈与乡愁的描绘。尤其在“岁晚鸿雁过,乡思见新文”中,鸿雁成为了乡愁的象征,突显出离别的痛苦和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构筑起一幅送别的画面,最终通过“我实门下士,力薄蚋与蚊”的自谦,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情祝福。诗歌在抒发离别情感的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围绕离别、友情、乡愁等主题展开,表达了对好友陆畅的祝福与自己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既有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也有对过往情谊的珍视,更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感深度与哲理思考。
韩愈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鸾鸣桂树间”的意象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我实门下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