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00
酬崔峒见寄(一作江湖秋思)
作者:司空曙 〔唐代〕
趋陪禁掖雁行随,
迁放江潭鹤发垂。
素浪遥疑太液水,
青枫忽似万年枝。
嵩南春遍愁魂梦,
壶口云深隔路岐。
共望汉朝多沛泽,
苍蝇早晚得先知。
我随同大雁飞往宫廷,
在江潭边看见白鹤垂下的羽毛。
远处的白浪让我怀疑那是太液河的水,
青枫树突然像是万年老树。
嵩山南麓春意盎然,却让我心中愁绪满满,
壶口的云雾深重,隔开了道路的岔口。
我们共同仰望汉朝的丰沛水泽,
苍蝇总能早晚知晓消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司空曙,字子期,唐代诗人,生于晚唐,工于诗,尤以五言律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寄情于自然,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背景可能与作者的身世、遭遇有关,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在江边写作,借自然景色寄托情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索。
《酬崔峒见寄》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故国的感慨。开头两句,作者以“趋陪禁掖雁行随,迁放江潭鹤发垂”描绘了他随大雁飞向宫廷的情景,与江潭边的白鹤形成对比,表现出一种流离失所的孤独感。接下来的“素浪遥疑太液水,青枫忽似万年枝”则用自然景象的变化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对故乡的眷恋。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回忆起嵩南的春色,虽然春意盎然,但却引发了他内心的愁苦,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人生的忧虑。最后两句“共望汉朝多沛泽,苍蝇早晚得先知”则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历史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哲学的深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历史之间的深厚联系,情感真挚而含蓄,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故土的思念与人生的哲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太液水”是指什么?
A. 一种饮品
B. 古代的水池
C. 河流
D. 湖泊
诗中“苍蝇早晚得先知”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对未来的看法
B. 对小事物的关注
C. 对命运的无奈
D. 对生活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与《酬崔峒见寄》相似,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丰富了对思乡题材的理解。
推荐书目
以上提供了对《酬崔峒见寄》的深入解析与学习资源,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