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迎神

《迎神》

时间: 2025-07-31 14:25:37

诗句

吉日兮临水,沐青兰兮白芷。

假山鬼兮请东皇,

托灵均兮邀帝子。

吹参差兮正苦。

舞婆娑兮未已。

鸾旌圆盖望欲来,山雨霏霏江浪起。

神既降兮我独知,

目成再拜为陈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4:25:37

原文展示:

迎神
作者:司空曙 〔唐代〕
吉日兮临水,沐青兰兮白芷。
假山鬼兮请东皇,托灵均兮邀帝子。
吹参差兮正苦,舞婆娑兮未已。
鸾旌圆盖望欲来,山雨霏霏江浪起。
神既降兮我独知,目成再拜为陈词。

白话文翻译:

在吉日良辰,我来到水边,沐浴着青兰和白芷的清香。
假山的神灵,我请东皇,托付灵均来邀请帝子。
乐声悠扬,舞姿翩翩,尽情表演,未曾停歇。
华丽的仪仗和圆盖即将到来,山雨细细飘落,江浪翻涌。
神灵既然降临,只有我知晓,双目恭敬地再次跪拜,呈上我的陈述。

注释:

  • 吉日:指良好的日子,适合迎接神灵。
  • 临水:在水边,象征着清净和灵气。
  • 青兰:指青色的兰花,象征高洁。
  • 白芷:一种香草,象征纯洁和美好。
  • 假山鬼:指山中神灵,古代人们常以山水为神明所居。
  • 东皇:指东方的神灵,可能与东皇太一有关。
  • 灵均:指委托的使者,代表灵性和纯洁。
  • 鸾旌圆盖:华丽的仪仗和车盖,象征尊贵。
  • 山雨霏霏江浪起:描绘自然景象,暗示神降临时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唐代诗人,字子长,号静斋。生于盛唐时期,是以写景抒情见长的诗人,受到王维、李白等人的影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迎神》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民间信仰和宗教活动频繁。诗中描绘的迎神仪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尊崇以及对自然的崇拜。

诗歌鉴赏:

《迎神》是一首极富仪式感的诗作,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崇敬与期盼。开头两句描绘了在吉日良辰,诗人沐浴在自然的芬芳之中,营造出一种清新、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假山的神灵请东皇、托灵均邀帝子,展现出迎神的仪式感,表达了对神明的期待和尊重。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描绘了乐声和舞姿,展现出一幅热闹的场景。鸾旌和圆盖的到来,使得整个迎神活动更加庄重。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神明降临的独特感知,并以再拜的方式恭敬地呈上自己的心声。这一系列的描写,既有自然的美,也有神秘的宗教氛围,展现出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吉日兮临水:在一个吉祥的日子,我来到水边,暗示着这一天的重要性。
  2. 沐青兰兮白芷:沐浴在青兰和白芷的香气中,体现出自然的美好与纯洁。
  3. 假山鬼兮请东皇:请山中的神灵来,邀请东方的神明,表达对神灵的敬仰。
  4. 托灵均兮邀帝子:通过灵均的帮助来邀请帝子,显示出仪式的庄重。
  5. 吹参差兮正苦:乐声悠扬而不整齐,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
  6. 舞婆娑兮未已:舞者们翩翩起舞,未曾停歇,象征着热情与欢庆。
  7. 鸾旌圆盖望欲来:华丽的仪仗和车盖即将到来,预示着神明的降临。
  8. 山雨霏霏江浪起: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神降临的神秘感。
  9. 神既降兮我独知:只有我能感知到神灵的降临,表现出诗人的独特感悟。
  10. 目成再拜为陈词:在神灵面前再次跪拜,表达自己的敬意与虔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神灵的降临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吉日兮临水,沐青兰兮白芷”,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次的“兮”字强化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与期待,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的美与宗教的庄重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刻的生命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兰:象征高洁和自然的美好。
  • 白芷:代表纯洁和神圣。
  • 假山鬼:象征山水神灵,体现人们对自然的崇拜。
  • 鸾旌圆盖:象征尊贵与神秘的仪式,传达对神明的敬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吉日兮临水”中“吉日”指的是什么?
    A. 不吉利的日子
    B. 良好的日子
    C. 普通的日子

  2. “假山鬼兮请东皇”中的“东皇”指的是哪位神灵?
    A. 西方神灵
    B. 东方的神灵
    C. 南方的神灵

  3. 诗中提到的“鸾旌圆盖”象征什么?
    A. 普通的交通工具
    B. 尊贵的仪仗和车盖
    C. 一种乐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与司空曙的《迎神》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但《登高》更多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而《迎神》则充满了对神灵的崇敬与节日的喜庆。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沉重,后者轻快。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司空曙生平与诗风研究》

相关查询

送汪仪制柏亭升南尚卿 宿清远飞来寺二首 其二 宿清远飞来寺二首 其一 会城春游得空字 邻山馆中 大林洞天 复民部何三柳遗廷对策二首 其二 复民部何三柳遗廷对策二首 其一 东山霁望 西湖明月引(用白云翁韵送客游行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片云遮顶 匕字旁的字 枪林刀树 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天动 栏牢 刀字旁的字 书帕 髟字旁的字 毛孔 禾字旁的字 包含夭的成语 神怒人弃 包含励的成语 首字旁的字 验实 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汇的词语有哪些 一东一西 前遮后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