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5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58:15
夏景 盛夏火为日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日在天无二,明明夏盛时。
到今虽可爱,非火孰能为。
谩把薰弦语,难禁坐甑炊。
未应一杯水,能沃九华枝。
王屋飞犹在,昆冈事可知。
未须频梦灶,倏忽看崦嵫。
太阳在天空中没有第二个,明亮而炽烈的正是盛夏时节。即使如今的夏天依然可爱,但那火热的阳光又有谁能比得上呢?空谈一些抚慰心灵的言语,却难以阻止我在热气蒸腾的厨房中忙碌。难道一杯水,能够滋润那九华山的枝叶?王屋山依旧在飞翔,昆冈的事情也可知晓。何必频频梦见厨房的灶火,转眼间便已是黄昏时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盛夏,反映了作者对季节变迁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在热烈的夏日中,依然能够发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盛夏景象的描绘,展现了阳光炽烈、气温升高的自然状态。首句“日在天无二,明明夏盛时”以直白的语言引入,强调了夏日的独特性。接下来的句子则表现了作者对盛夏的复杂情感,尽管夏天火热,但它却是另一种可爱的存在。
“谩把薰弦语,难禁坐甑炊”,这两句表达了即使在炎热的环境中,人们仍然要进行生活的琐事。诗人以厨房的忙碌与空谈的音乐形成对比,暗示了生活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后面的句子通过意象的转换,表现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未应一杯水,能沃九华枝”,即使小小的水滴也难以滋润理想的境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在描绘夏日景象的同时,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日在天无二,明明夏盛时。”
这句强调太阳的独特与炎热,直接引入夏天的主题。
“到今虽可爱,非火孰能为。”
诗人承认夏天的可爱,但同时又强调了火热的阳光的压迫感。
“谩把薰弦语,难禁坐甑炊。”
表达了在炎热中人们的忙碌,空谈无法改变现实的辛劳。
“未应一杯水,能沃九华枝。”
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实际的努力微不足道。
“王屋飞犹在,昆冈事可知。”
这两句借助山的意象,传达出对恒久理想的追求。
“未须频梦灶,倏忽看崦嵫。”
结尾处带有一种感慨,时间飞逝,生活的琐事让人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思考,表现了生活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传达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未应一杯水,能沃九华枝”中“九华枝”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王屋山”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