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唐多令·明月满沧洲

《唐多令·明月满沧洲》

时间: 2025-04-26 04:01:05

诗句

明月满沧洲。

长江一意流。

更何人、横笛危楼。

天地不知兴废事,三十万、八千秋。

落叶女墙头。

铜驼无恙不。

看青山、白骨堆愁。

除却月宫花树下,尘坱莽、欲何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1:05

原文展示:

唐多令·明月满沧洲
作者:刘辰翁 〔宋代〕

明月满沧洲。长江一意流。更何人横笛危楼。
天地不知兴废事,三十万八千秋。
落叶女墙头。铜驼无恙不。看青山白骨堆愁。
除却月宫花树下,尘坱莽欲何游。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沧洲,长江水不息地流淌。
还有谁在高楼上吹奏横笛呢?
天地之间,对兴亡之事毫不在意,已经过去三十万八千年。
落叶飘落在女墙之上,铜驼依旧完好无损。
看那青山上堆积着白骨,令人感到忧愁。
除了月宫的花树之下,我又能在尘世中游历何处呢?

注释:

  • 沧洲:指代广阔的水面。
  • 长江:中国最大的河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
  • 横笛:一种乐器,代表着高雅的艺术氛围。
  • 天地不知兴废事:形容宇宙无情,不在乎人间的兴衰。
  • 三十万八千秋:暗示历史悠久,岁月漫长。
  • 女墙:古代建筑的一种墙,通常较矮,上面可以站人。
  • 铜驼:古代的铜制雕像,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常常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唐多令·明月满沧洲》创作于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诗人坐在江边,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自然的永恒,产生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唐多令·明月满沧洲》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诗人以明月和长江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历史的渺小。开篇的“明月满沧洲”给人一种宁静而明亮的感觉,而“长江一意流”则引发对时间不息的思考。接着,诗人通过“更何人横笛危楼”,传达了对人事沧桑的感慨,似乎在问:在这浩荡的时间长河中,有谁能留下歌声与回忆?

“天地不知兴废事”揭示了宇宙的无情与人类的脆弱,历史的悠久使得个人的生命显得微不足道。接下来的“落叶女墙头”与“铜驼无恙不”形成对比,前者暗示生命的消逝,后者则象征着历史的留存。最后一句“除却月宫花树下,尘坱莽欲何游”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月宫的花树象征着理想的美好,而尘世的纷扰则让人无从游历,体现出一种对逃离世俗的渴望。

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及自然的独特见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月满沧洲:描绘宁静的夜景,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水面,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2. 长江一意流:长江水流不停,象征着时间的无尽流逝。
  3. 更何人横笛危楼:疑问句,意在强调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谁能留下印迹。
  4. 天地不知兴废事,三十万八千秋:反映出宇宙无情,对人类的兴衰变迁毫不在意,暗含对历史的深思。
  5. 落叶女墙头:落叶象征生命的消逝,女墙头则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6. 铜驼无恙不:铜驼作为历史的象征,虽然完好,但却无法改变已逝的历史。
  7. 看青山白骨堆愁:青山与白骨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生与死的无常。
  8. 除却月宫花树下,尘坱莽欲何游: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月宫花树象征理想的美好,尘世的困扰让人无处可去。

修辞手法:

  • 对比:落叶与青山、铜驼的对比,体现出生命的脆弱与历史的永恒。
  • 拟人:天地不知兴废事,赋予天地以情感,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象征:月宫花树象征理想,青山白骨象征现实,形成强烈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探讨了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脆弱,以及人与自然、历史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宁静与理想。
  • 长江:象征历史的流动与时间的无尽。
  • 铜驼:象征历史的沉淀。
  • 青山白骨:象征生死的无常与人生的悲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明月满沧洲中,沧洲指什么? A. 一种花
    B. 广阔的水面
    C. 一座山

  2. “天地不知兴废事”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美好
    B. 宇宙的无情
    C. 人类的伟大

  3. 诗中提到的铜驼象征什么? A. 珍贵的物品
    B. 历史的沉淀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了对月亮的思考,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通过月亮抒发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更多展现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通过夜晚的景象思考历史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过往的缅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辰翁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故枢密郑公挽词 其二 故枢密郑公挽词 其一 蜀僧法聪率然叩门乞诗送行 送聪师往蜀中乞钱 梅花八首 其二 梅花八首 其一 次韵倪巨济夏夜二首 其二 次韵倪巨济夏夜二首 其一 谢人寄小胡孙 李少愚母挽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糸字旁的字 磊落豪横 脸青鼻肿 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靖康 爿字旁的字 幡儿 甘埚 细嚼慢咽 养鹰飏去 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墓的词语有哪些 三框儿的字 闲云野鹤 二字旁的字 秋鬓 秃宝盖的字 筲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