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1:21
百忧集行
作者:杜甫 〔唐代〕
忆年十五心尚孩,
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
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
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
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
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
叫怒索饭啼门东。
回忆自己十五岁的时候,心中仍是个孩子,
身体健壮如同小黄牛,奔跑着又回来。
庭前八月的梨和枣都成熟了,
我一天能够爬上树一千回。
如今一眨眼已经五十岁,
坐着躺着又能做多少事情呢?
强壮的人们开怀畅谈,给我奉承,
而我却悲伤地看到自己百般忧虑。
回到家中,四壁依旧空荡荡,
老妻看我,脸色却与我一样。
无知的孩子不懂父子之间的礼节,
在门外哭闹着要饭吃。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展现了他的家国情怀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个人生活困窘,心中百感交集,故而写下此作,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百忧集行》是杜甫在晚年所作的一首感怀诗,诗中以回忆和现实交织的手法,展现了作者的忧愁与无奈。开篇回忆过去的欢乐,描绘少年时期的健康与活力,形成鲜明的对比,随即转入对五十岁时光的感慨,时间的流逝使得健康的身体变得苍老,生活的重压使得内心充满了忧虑。诗中“强将笑语供主人”一句,展现了外界对他的关心与安慰,但杜甫内心的悲伤却无法掩饰,反而显得更加沉重。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家庭的冷清,妻子的衰老以及孩子的无知,体现出生活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出杜甫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人生的沉重思考以及家庭生活的孤独感,展现了杜甫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甫在诗中回忆几岁时的快乐生活?
A. 10岁
B. 15岁
C. 20岁
诗中提到的“黄犊”象征什么?
A. 年轻的活力
B. 贫穷
C. 年老
诗的最后提到的“痴儿”指的是?
A. 知书达理的儿子
B. 不知父子礼的儿子
C. 乖巧懂事的儿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