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0:17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一群鸡在喧闹地叫着,客人到来时鸡们争斗着。
我驱赶鸡群上树,才听见有人敲打柴荆。
四五位老人围过来,询问我的远行情况。
他们手中各自拿着东西,倾倒出浑浊的酒再重新清理。
不要嫌弃酒味淡薄,黍地里已经无人耕种。
战争尚未停止,儿童都去从军打仗。
请为这些老人唱出艰难的歌,我心中充满愧疚与深情!
歌唱完毕仰天叹息,四周的人都泪流满面。
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关心民生、抒发个人情怀著称,风格沉郁、深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时期,社会动荡,民众生活艰难。杜甫在流亡中亲眼目睹了战争带来的苦难,诗中表现了他对故乡和百姓深切的关怀。
《羌村三首·其三》是杜甫在羌村时写的,整首诗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反映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开篇以“群鸡正乱叫”引入,展现了村庄的喧闹与生机,但随即转入客人到来的紧张气氛,鸡斗争的描写隐喻了人们生活的不安与冲突。诗中,老人们的询问和倾倒酒水的动作,表现了对过往安宁生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尤其是“黍地无人耕”一句,触及了因战争而荒废的农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困境。
最后两句“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杜甫对父老乡亲的深切同情与愧疚。整首诗既是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也是对时代苦难的控诉,展现出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细节,抒发了对故乡和百姓的同情,揭示了战乱带来的悲惨局面,表现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黍地无人耕”,这句表达了什么含义?
诗的最后一句“四座泪纵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三》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和风格上有很大的对比。杜甫的诗歌关注社会现实,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道主义关怀;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豪放的生活态度,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