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6:08
破阵曲
作者:刘克庄
黄旗一片边头回,两河百郡送款来。
至尊御殿受捷奏,六军张凯声如雷。
元戎剑履云台上,麾下偏裨皆将相。
腐儒笔力尚跌宕,燕山之铭高十丈。
整首诗描绘了边疆战事胜利的场景。黄旗在边境上迎风飘扬,来自两条河流的各个郡县都送来了庆贺的礼物。至尊的皇帝在宫殿里听到捷报,六军的凯歌震耳欲聋。将领站在云台上,手握剑履,麾下的将士们都是英勇的将领。即使是一些腐朽的文人,写下的诗文依然气势磅礴,燕山的铭文高耸入云。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东海,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他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涉及战事、边疆等题材,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对英雄豪杰的赞美。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多次与外敌交战之际,表现了对国家胜利的庆祝和对边防将领的赞扬。在这个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战争胜利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乐观态度和对士兵的敬意。
《破阵曲》是一首气势恢宏的诗,展现了边疆胜利的壮丽场景。诗的开头以“黄旗一片边头回”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战场的氛围与紧迫感。接着,诗人描绘了地方郡县纷纷送来庆贺的场景,体现了民心向背与国家的团结。诗中“至尊御殿受捷奏”一句,将皇帝的威严与胜利的喜悦结合,突显了国家的荣耀。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将帅的描绘,“元戎剑履云台上”,展示了将领的英姿,表达了对他们勇敢和智谋的赞美。而“腐儒笔力尚跌宕”,则反映出即使是文人也不能掩盖战争的荣耀,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激昂,既有对胜利的欢庆,更有对士兵和将领的崇敬,表现出深厚的民族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比如“六军张凯声如雷”以声势比喻胜利的喜悦,增强了诗的表现力;“燕山之铭高十丈”则通过夸张手法展现出铭文的气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国家胜利的高度赞美,体现了将士们的英勇与忠诚,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情感,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黄旗”象征什么?
A. 失败
B. 胜利
C. 战争
D. 和平
“至尊”在诗中指的是谁?
A. 将领
B. 军队
C. 皇帝
D. 文人
诗中提到的“腐儒”主要指什么样的人?
A. 忠臣
B. 英雄
C. 陈腐的文人
D. 勇士
答案:1.B 2.C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