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4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47:39
身已偏枯无一边,还丹悔不问师传。便教老寿如彭祖,仅活人间八百年。
我已经衰老得无法再支撑了,遗憾的是对长生之道的追求没有问老师学习。即便让我活得像彭祖那样长寿,也不过是在世间活八百年而已。
刘克庄,字君复,号靖斋,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丰富的诗才而闻名。他的诗风受前人影响,注重情感表达与文学价值。
此诗作于上元节期间,诗人处于人生的晚期,感慨自身衰老之际,对长生的渴望显得尤为强烈。上元节的传统氛围与个人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己由于年老而感到的无奈与悔恨,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开篇“身已偏枯无一边”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衰老的感叹,伴随着“还丹悔不问师传”的自责,这种情感的直接性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浓厚的生命危机感。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虽然他活了八百年,但这也暗示着即使拥有长寿,生命的有限性依然是无法逃避的现实。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而有力,情感上则充满了深沉的无奈与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对长生的追求。诗中通过对长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哲理:人活在世间,终究无法逃避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长生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和对智慧的渴望,体现了对生命的反思与哲理的探索。
诗人用哪种方式表达了对长生的渴望?
“身已偏枯”中的“偏枯”指的是什么?
彭祖在诗中代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