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咏六言八首

《杂咏六言八首》

时间: 2025-04-30 02:13:07

诗句

退之效玉川体,子美和舂陵地。

古训后生可畏,俗语文人相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13:07

原文展示:

退之效玉川体,子美和舂陵地。
古训后生可畏,俗语文人相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退之(王退之)效仿玉川(王维)的风格,子美(杜甫)则和谐地描绘了舂陵的景色。古老的教训告诉我们,后辈是值得畏惧的,而在世俗的观念中,文人之间常常相互轻视。

注释:

  • 退之:指王退之,字维,唐代诗人王维。
  • 玉川:指王维的笔名。
  • 子美:指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
  • 舂陵:舂陵是杜甫的故乡,位于今陕西省。
  • 古训:古代的教诲或格言。
  • 后生可畏:后辈的才华和能力常常令人敬畏。
  • 文人相轻:文人之间往往相互轻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廷瑞,号紫山,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以豪放和清新见长,擅长五言和七言诗,并在词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风气渐盛,诗词成为文人交流的重要方式。刘克庄借古人之事,表达了对当时文人相轻的无奈与批判,同时也感慨后辈的才华。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提及王维和杜甫两位伟大的诗人,引入了对古训和文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刘克庄以简洁的六言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人风范的敬仰,同时也揭示了当时文人之间的竞争与敌视。诗中“古训后生可畏”,不仅是对后生的赞赏,也隐含着对传统的尊重。而“俗语文人相轻”则反映了当时文人相互竞争的无奈,显示了文人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这首短小的诗歌,蕴含深刻的社会观察,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警醒,表现了刘克庄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退之效玉川体:提到王维的诗风,表明对其艺术的认同与崇敬。
  2. 子美和舂陵地:以杜甫的诗作作为对比,强调其对家乡的深情描绘。
  3. 古训后生可畏:指出古代教诲中后辈才华的强大。
  4. 俗语文人相轻:反映出文人之间的相互轻视,揭示了社会现象。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用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典故:引用王维和杜甫的诗风,增加了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文人地位的思考,既有对传统文人的推崇,也有对当代文人相互轻视现象的批判,表现了刘克庄对文学、社会的深刻见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川:象征着高雅、清新、高远的艺术追求。
  • 舂陵:象征着乡土情怀,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诗人被称为“子美”? A. 王维
    B. 杜甫
    C. 李白
    D. 陶渊明

  2. “文人相轻”所表达的含义是?
    A. 文人之间相互尊重
    B. 文人之间相互轻视
    C. 文人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
    D. 文人之间和睦相处

  3. “退之效玉川体”中的“退之”指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的《杂咏六言八首》和王维的《终南山》,可以发现刘克庄在传统的基础上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描绘。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有着鲜明的差异,刘克庄的诗更具社会批判性,而王维则显得更为恬淡与自然。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甲午春前得雪 寄林景思 己亥元日 和渭叟梅花 海棠盛开 庚子岁除前一日游茅山 浮远堂二首 浮远堂二首 德翁有诗再用前韵三首 德翁有诗再用前韵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長字旁的字 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朱红灯 采字头的字 崚崚 退人 战斗员 讳生 犬字旁的字 君子固穷 包含茸的词语有哪些 抟砂弄汞 了了可见 马字旁的字 怆地呼天 发踪指使 乚字旁的字 包含鞋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