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9:07
又二首 其一
作者:刘克庄
莱菔可齑粳可炊,绝胜远访碧溪祠。
渠能去伴舒为诰,时有来听鼎说诗。
江夏奇童今属子,金华仙伯更传谁。
锦囊倒赠贫家了,不管旁观笑橐垂。
这首诗的意思是:
萝卜可以切成细丝,米饭可以煮成美味,远胜过去拜访碧溪的祠堂。
他能陪伴舒国的大臣,时常有人前来听他讲述诗文。
江夏的奇才如今归于你,金华的仙人又传授给谁呢?
锦囊里赠送给贫穷的人,根本不在乎旁人嘲笑我。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景文,号玉溪,宋代著名诗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因其诗作风格独特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及社会现实,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细节,反映出对平凡生活的珍视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
《又二首 其一》是一首反映刘克庄生活哲学和人际关系的诗。诗的开头提到“莱菔可齑粳可炊”,通过简单而日常的食材引入,显示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热爱。相较于古时的名胜古迹,诗人显然更看重的是当下的生活和人际交往,传达出一种朴素的生活智慧。
接着,诗人提到“渠能去伴舒为诰”,这里流露出对友人的赞美与认可,舒国的文士因其才华受到重视,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社会地位与交往情况。紧接着“时有来听鼎说诗”,展现了诗人作为文人的自信与自豪,友人聚集一堂,讨论诗文的场景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江夏奇童今属子”,不禁让人联想到当代年轻人的潜力与希望。“金华仙伯更传谁”的疑问,似在探讨传统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表达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而最后两句则以“锦囊倒赠贫家了”结束,既反映出诗人的慷慨,也隐含着对社会不平等的批判,表明他不在乎外界的评价,关注的只是自己的内心与价值。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谊与文化传承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平凡生活、友谊与传承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对友人的赞美和对社会不公的关注,体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莱菔可齑粳可炊”中的“莱菔”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碧溪祠”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又二首 其一》这首诗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