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又二首 其一

《又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16:59:07

诗句

莱菔可齑粳可炊,绝胜远访碧溪祠。

渠能去伴舒为诰,时有来听鼎说诗。

江夏奇童今属子,金华仙伯更传谁。

锦囊倒赠贫家了,不管旁观笑橐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9:07

原文展示

又二首 其一
作者:刘克庄

莱菔可齑粳可炊,绝胜远访碧溪祠。
渠能去伴舒为诰,时有来听鼎说诗。
江夏奇童今属子,金华仙伯更传谁。
锦囊倒赠贫家了,不管旁观笑橐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萝卜可以切成细丝,米饭可以煮成美味,远胜过去拜访碧溪的祠堂。
他能陪伴舒国的大臣,时常有人前来听他讲述诗文。
江夏的奇才如今归于你,金华的仙人又传授给谁呢?
锦囊里赠送给贫穷的人,根本不在乎旁人嘲笑我。

注释

  • 莱菔:即萝卜,指一种常见的蔬菜。
  • :指切成细丝的食物,通常指萝卜等。
  • :指粳米,是一种优质的稻米。
  • 碧溪祠:特指一个地方的祠堂,可能是与诗人或友人相关的场所。
  • :他,指代诗中提到的人物。
  • :古代国家名,此处可能指其国的文人。
  • :古代炊具,象征着饮食。
  • 江夏:古地名,指今天的湖北省。
  • 金华:地名,特指金华山,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 锦囊:指盛放物品的袋子,诗中指代赠送的礼物。
  • 橐垂:指口袋,象征着贫穷或低微的身份。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景文,号玉溪,宋代著名诗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因其诗作风格独特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及社会现实,深受后人喜爱。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细节,反映出对平凡生活的珍视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又二首 其一》是一首反映刘克庄生活哲学和人际关系的诗。诗的开头提到“莱菔可齑粳可炊”,通过简单而日常的食材引入,显示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热爱。相较于古时的名胜古迹,诗人显然更看重的是当下的生活和人际交往,传达出一种朴素的生活智慧。

接着,诗人提到“渠能去伴舒为诰”,这里流露出对友人的赞美与认可,舒国的文士因其才华受到重视,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社会地位与交往情况。紧接着“时有来听鼎说诗”,展现了诗人作为文人的自信与自豪,友人聚集一堂,讨论诗文的场景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江夏奇童今属子”,不禁让人联想到当代年轻人的潜力与希望。“金华仙伯更传谁”的疑问,似在探讨传统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表达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而最后两句则以“锦囊倒赠贫家了”结束,既反映出诗人的慷慨,也隐含着对社会不平等的批判,表明他不在乎外界的评价,关注的只是自己的内心与价值。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谊与文化传承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莱菔可齑粳可炊:生活中平常的食物被赞美,强调日常的美好与价值。
    2. 绝胜远访碧溪祠: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远胜于追求虚名的拜访。
    3. 渠能去伴舒为诰:提及友人能在文坛上有一席之地,显示出对文人的赞赏。
    4. 时有来听鼎说诗:友人聚集讨论诗歌,表现出社会交往的活跃。
    5. 江夏奇童今属子:提到年轻人的才华,传递出希望与未来。
    6. 金华仙伯更传谁:探讨文化传承与知识的延续。
    7. 锦囊倒赠贫家了:表达赠予的无私与对社会的关注。
    8. 不管旁观笑橐垂:无视外界的非议,体现出坚定的内心。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莱菔”、“粳米”等日常食材比喻生活的平凡美好。
    • 对仗:诗中展现严谨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更传谁”的反问,引发读者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平凡生活、友谊与传承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对友人的赞美和对社会不公的关注,体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莱菔:象征平凡、简单的生活。
  • 碧溪祠:象征文化与传统的传承之地。
  • :象征文人雅士的聚会与交流。
  • 江夏奇童:象征年轻人的潜力与希望。
  • 锦囊:象征赠予与分享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莱菔可齑粳可炊”中的“莱菔”指什么?

    • A. 一种鱼
    • B. 一种水果
    • C. 一种蔬菜
    • D. 一种谷物
  2. 诗中提到的“碧溪祠”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文化传承
    • C. 自然景观
    • D. 诗人的故乡
  3.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反映平凡生活
    • C. 赞美自然
    • D. 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 刘克庄苏轼:两位诗人在对自然与生活的描写上各有特色,刘克庄更注重生活的细节,而苏轼则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参考资料

  • 诗词鉴赏相关书籍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又二首 其一》这首诗的魅力与深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一——後殿朝次偶题 题杨溪 题金陵驿 自金陵如丹阳道中有感 木芙蓉 红梅 惜春 雨未止正臣欲行以诗留之 白鸥 定林示道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八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留行 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孜孜无怠 彤陛 笤篱 包含庙的词语有哪些 不看僧面看佛面 意气相得 包含镖的词语有哪些 交歧 赀力 靑字旁的字 不仁之器 清辞丽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