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忆昔

《忆昔》

时间: 2025-05-04 03:33:03

诗句

忆昔金堤十里长,榕阴倒影欲分江。

如今破后无人筑,野草荒沙弄夕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3:03

原文展示:

忆昔金堤十里长,
榕阴倒影欲分江。
如今破后无人筑,
野草荒沙弄夕阳。

白话文翻译:

回想从前,金色堤岸延绵十里,
榕树的阴影倒映在水面,似乎要将江水分开。
如今堤岸已破,没人再来修筑,
荒草和沙土在夕阳下随意生长。

注释:

  1. 金堤:指的是用黄金或金色装饰的堤岸,这里用“金”字形容堤岸的美丽和宽广。
  2. 榕阴:榕树的树荫,象征着凉爽和宁静。
  3. 倒影:水面上的影像,传达出水的清澈和宁静。
  4. 无人筑:没有人再来修建,表达对昔日繁荣的怀念与现状的失落。
  5. 野草荒沙:自然生长的野草与沙土,象征着荒凉与无序。

典故解析:

“金堤”与“榕阴”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隐喻了曾经的繁华与生机。通过对比昔日的生机与如今的荒凉,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绍龄,明代诗人,其诗作多以抒情见长,风格典雅,常以自然景色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失望,揭示了社会变迁带来的落寞感。

诗歌鉴赏:

《忆昔》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环境的改变。首联“忆昔金堤十里长”勾勒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堤岸宽广,象征着过去的繁荣与美好。而“榕阴倒影欲分江”则通过榕树的倒影,展现了宁静、和谐的自然状态,这种和谐仿佛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然而,转折在“如今破后无人筑”中显露,诗人用“破后”二字道出了时光的无情,昔日的繁华已被岁月侵蚀,堤岸的破败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失去。“野草荒沙弄夕阳”则通过夕阳下的野草和沙土,描绘出了一种荒凉感,令人不禁感叹时光流逝的无情和对美好往昔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于人事变迁、自然风景的思考与感怀,具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忆昔金堤十里长:回忆往昔,那金色的堤岸延绵十里,描绘出景色的壮丽。
    • 榕阴倒影欲分江:榕树的影子在水中摇曳,似乎要将江水隔开,传达出一种静谧。
    • 如今破后无人筑:如今堤岸已然破败,没人再来修缮,反映出社会的冷漠。
    • 野草荒沙弄夕阳:夕阳下的荒草与沙土,象征着自然的无情与时光的流逝。
  2.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和“今”的对比,表现时间的变迁。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榕阴倒影欲分江”,使得景象更具生动性。
  3. 主题思想

    • 诗中通过对美好往昔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变迁的感慨,揭示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失落。

意象分析:

  1. 金堤:象征繁荣与美好。
  2. 榕阴:代表宁静与和谐的自然状态。
  3. 荒草:象征失落与无序,反映现实的荒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堤”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繁荣
    • C. 荒凉
    • D. 忘却
  2. “如今破后无人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
    • C. 愤怒
    • D. 希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毛绍龄的《忆昔》更注重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毛绍龄研究》
  2.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雨中感怀 其三 雨中感怀 其二 雨中感怀 其一 六月初二日,圆明园引见,口占纪恩四首 其二 六月初二日,圆明园引见,口占纪恩四首 其一 挽王蔗芗明四首 其四 挽王蔗芗明四首 其二 挽王蔗芗明四首 其一 豆腐诗次韵二首 其二 豆腐诗次韵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方袍 黽字旁的字 消削 楹语 不毒不发 冰解壤分 口沫 焕然一新 糹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突如其来 豆字旁的字 惟利是逐 乱臣逆子 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