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日效古有所思

《秋日效古有所思》

时间: 2025-05-07 21:28:23

诗句

晓妆谁与画双蛾,湘浦秋风雁影过。

江上不传芳信到,可堪明月夜来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8:23

原文展示

晓妆谁与画双蛾,湘浦秋风雁影过。江上不传芳信到,可堪明月夜来多。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妆容,谁来为我绘制那双弯眉?湘江边的秋风中,雁影悄然飞过。江边无法传递芳信,这明月夜又何等令人惆怅。

注释

  • 晓妆:早晨的妆容。
  • 双蛾:指弯曲的眉毛,形容眉如柳叶。
  • 湘浦:湘江的岸边,湘江位于湖南省,以其秀美的风景闻名。
  • 芳信:指传递的情书或音信,芳指美好的,信指信件。
  • 可堪:可以忍受,能够承受的意思。

典故解析

“湘浦”出自《楚辞》,与屈原有关,常用以描绘秋天的美景和离愁别绪。“雁影”则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尤其是在秋天,北雁南飞,给人以孤独和思念之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绍龄,明代诗人,生于浙江,后居于福建。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正值离别之时,诗人感受到秋风的萧瑟与孤寂,心中思绪万千,因而写下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秋日效古有所思》以清晨的妆容和湘江的秋风为引入,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思念与惆怅的氛围。诗中的“晓妆”令人联想到女子的娇美与青春,但同时又暗含了孤独感,似乎在问谁能与她共绘这一幅美丽的图卷。随即转入对秋风与雁影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变化与流逝,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离别的痛苦。

“江上不传芳信到”一句,则是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失落。尽管明月皎洁,却难以传递思念,这种无奈与孤独感愈发加深。最后一句“可堪明月夜来多”,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对孤独现实的无奈感叹。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诗中的美,更能体验到那份无法言喻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妆谁与画双蛾:问晨妆由谁来画,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2. 湘浦秋风雁影过:描绘秋风中的雁影,暗示离别与思念。
  3. 江上不传芳信到:表达信件无法送达的失落感。
  4. 可堪明月夜来多:感叹明月之夜的孤独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晓妆”比喻少女的美丽与青春。
  • 对仗:前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芳信”赋予生命,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惆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妆:象征青春与美丽。
  • 秋风:象征时间流逝与季节变迁。
  • 雁影:象征离别与思念。
  • 明月:象征孤独与思念的伴随。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情感的基调,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与感染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晓妆”指的是什么?

    • A. 早晨的妆容
    • B. 晚上的妆容
    • C. 节日的妆容
  2. “湘浦”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江
    • B. 湘江
    • C. 黄河
  3. 诗中提到的“雁影”象征什么?

    • A. 欢乐
    • B. 离别与思念
    • C. 富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了思乡之情,但其情感更为直接而深切。而毛绍龄的《秋日效古有所思》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毛绍龄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少年游 少年游 少年游 少年游·听琴 少年游 少年游 豆娘子 少年游 少年游 学余偶感 少年游 送少湘侄回里 少年游五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草蛇灰线 恕不奉陪 己字旁的字 占巧 隙末凶终 条分缕析 合辙 和合双全 肝胆欲碎 方便之门 丿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重违 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