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挽方孚若寺丞二首

《挽方孚若寺丞二首》

时间: 2025-05-06 02:02:01

诗句

斯人讵意掩斯丘,六合茫茫不可求。

射虎山中如昨日,骑鲸海上忽千秋。

帝方欲老长沙傅,虏尚能言博望侯。

回首濑溪溪畔路,跛驴无复从公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2:01

原文展示

挽方孚若寺丞二首
刘克庄

斯人讵意掩斯丘,
六合茫茫不可求。
射虎山中如昨日,
骑鲸海上忽千秋。
帝方欲老长沙傅,
虏尚能言博望侯。
回首濑溪溪畔路,
跛驴无复从公游。

白话文翻译

这位朋友怎会想到会埋葬于此丘?
茫茫六合之间,再也无法寻求。
射虎山中似乎还是昨天,
骑鲸海上却忽然千秋已过。
当帝王欲请长沙的傅说老了,
而敌人尚且能够谈论博望侯。
回首那条濑溪边的路,
再也没有跛驴陪伴你游玩。

注释

字词注释

  • 斯人:指代已故的方孚若。
  • :指墓丘,隐喻死亡。
  • 六合:指天地之间,表示广阔的空间。
  • 射虎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山,象征过去的美好回忆。
  • 骑鲸:比喻乘风破浪,享受人生。
  • 长沙傅:指历史人物傅奕,寓意权势与老去。
  • 博望侯:指刘备的谋士诸葛亮,寓意才智与荣耀。
  • 跛驴:比喻失去伴侣,孤独无助的状态。

典故解析
“射虎山”可能与古代猎人文化有关,象征勇敢和英俊;“博望侯”则是对诸葛亮的尊称,代表智慧和谋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精于诗词,作品多以情感深邃著称。他的诗风受到了李白和杜甫的影响,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为悼念好友方孚若而作,表达了对朋友早逝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悼亡的主题为主线,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斯人讵意掩斯丘”直接提及逝者,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出对方孚若的思念之情。接着,诗人通过“六合茫茫不可求”和“骑鲸海上忽千秋”的对比,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对比中,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仿佛昨日的欢声笑语已然化为泡影。

在作品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帝方欲老长沙傅”和“虏尚能言博望侯”,这些历史典故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厚重感,也让人联想到权势与智慧的对比,暗示着人世间的纷争与复杂。最后一句“跛驴无复从公游”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失落与孤独,暗示着失去朋友后的无奈与寂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斯人讵意掩斯丘”:表达对逝者的震惊与惋惜。
  2. “六合茫茫不可求”:表现人生的渺小与无力。
  3. “射虎山中如昨日”:追忆往昔的美好时光。
  4. “骑鲸海上忽千秋”:感慨时间的迅速流逝。
  5. “帝方欲老长沙傅”:引入权力的老去。
  6. “虏尚能言博望侯”:提及智慧与才干的延续。
  7. “回首濑溪溪畔路”:回忆与朋友的游历。
  8. “跛驴无复从公游”:感叹失去伴侣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骑鲸海上”比喻人生的冒险与追求。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对比:通过对比往昔与现实,深刻表现出时间的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对友情的珍惜与逝去的惋惜,展现了深厚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斯人:象征逝去的朋友,寄托思念之情。
  • 射虎山:象征勇气与过往的美好回忆。
  • 骑鲸:象征追求理想与自由的勇气。
  • 跛驴:象征孤独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射虎山”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勇气与过往
    C. 失败

  2. “跛驴无复从公游”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虑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送友人》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悟,但刘克庄在情感上更为细腻,展现了对友情的深切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好事近 思佳客 渔家傲 千秋岁 蓦山溪 满路花(同柳仲修在赵屯) 沁园春 满江红(次杨子耕韵) 满江红 情久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齊字旁的字 民臣 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搜扬侧陋 求马唐肆 鬼字旁的字 叫结尾的成语 鼠齧蠹蚀 目不识丁 文恶 单耳刀的字 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垂堂之戒 包含搬的词语有哪些 风扇 食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疵政 竘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