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边笳曲(一作齐梁体)

《边笳曲(一作齐梁体)》

时间: 2025-05-03 21:59:07

诗句

朔管迎秋动,雕阴雁来早。

上郡隐黄云,天山吹白草。

嘶马悲寒碛,朝阳照霜堡。

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9:07

原文展示:

朔管迎秋动,雕阴雁来早。
上郡隐黄云,天山吹白草。
嘶马悲寒碛,朝阳照霜堡。
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寒风中,边塞的号角声响起,雁阵在阴云下早早归来。遥远的上郡隐没在黄云之中,天山边吹动着白色的草。马匹在寒冷的沙石中悲鸣,朝阳照耀着霜冻的堡垒。江南的戍守者心中思念家乡,门外的芙蓉花已经枯萎。

注释:

字词注释:

  • 朔管:边塞的号角。
  • 雕阴:指雕雁,形容雁阵的阴影。
  • 上郡:指边境的一个地区。
  • 黄云:秋天的云,呈现出黄色。
  • 天山: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山脉。
  • 白草:指被霜冻后的草。
  • 嘶马:马匹因寒冷而发出的悲鸣。
  • 寒碛:寒冷的沙石地带。
  • 霜堡:被霜覆盖的堡垒。
  • 戍客:驻守边疆的士兵。
  • 芙蓉:指荷花,象征着故乡的美好。

典故解析:

  • 雁阵归来:古代诗词中常用雁阵归来象征秋天的来临,表达乡愁。
  • 芙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美丽和故乡的情感,常与离别思乡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梅溪,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词作著称于世,尤其擅长描写爱情和边塞题材。其作品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常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边笳曲》创作于温庭筠生活的动荡年代,边塞的战事和对故乡的思念是该诗的主要情感来源,反映了作者对边疆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边笳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边塞景象和戍守士兵的孤独心情。首句“朔管迎秋动,雕阴雁来早”以号角声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到来和雁阵归来的情景,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流逝。接下来的“上郡隐黄云,天山吹白草”则在宏观上展现了边疆的自然环境,黄云和白草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与凋零,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嘶马悲寒碛,朝阳照霜堡”中,马的悲鸣与霜冻的堡垒相呼应,表达了士兵在严酷环境中对亲人的思念与无奈。最后一句“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芙蓉的衰老象征着故乡的变化与个人的失落,深刻地反映了士兵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温庭筠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朔管迎秋动”:边塞的号角声响起,迎接秋季的到来,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
  2. “雕阴雁来早”:雁阵早早归来,反映了秋季的特征,也象征着离别与思乡。
  3. “上郡隐黄云”:描绘上郡被黄云笼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阴郁与沉重的气氛。
  4. “天山吹白草”:天山的白草被寒风吹动,象征着寒冷的到来,增强了诗的秋意。
  5. “嘶马悲寒碛”:马在寒冷的沙石地带悲鸣,体现了士兵的孤独与无奈。
  6. “朝阳照霜堡”:朝阳洒落在被霜覆盖的堡垒上,象征希望与重生。
  7. “江南戍客心”:戍守边疆的士兵心中思念家乡,体现了深切的乡愁。
  8. “门外芙蓉老”:芙蓉花枯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美好的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芙蓉”作为乡愁的象征,隐喻故乡的美好与失落。
  • 拟人:马的悲鸣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秋景,表达了戍客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不仅传达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对人世沧桑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号角:象征着战争、边疆的生活。
  • 雁阵: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离别。
  • 黄云:象征着秋天的萧瑟。
  • 白草:象征着寒冷与凋零。
  • 霜堡:象征着坚守与孤独。
  • 芙蓉:象征着故乡的美好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边笳曲》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雕阴雁来早”中的“雕阴”指的是什么? A. 鸟的阴影
    B. 雁阵
    C. 夕阳
    D. 秋风

  3. “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乡与忧伤
    C. 期待
    D. 愤怒

答案:

  1. B. 唐代
  2. B. 雁阵
  3. B. 思乡与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温庭筠的《边笳曲》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为描绘边塞情景,但前者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突出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次韵陆伯阳林塘晚咏兼简雷道夫 其二 次韵陆伯阳林塘晚咏兼简雷道夫 其一 题鄂渚赠别图送人归庐陵(二首) 题鄂渚赠别图送人归庐陵(二首) 三十六湾 江上早行 题少保杨澹庵江乡归趣图 发淮安 客思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幺字旁的字 瘠硗 齒字旁的字 各擅胜场 业字旁的字 影从云集 汹涌彭湃 哀矜 丑事外扬 金字旁的字 烽火四起 谴告 竹夹 族结尾的成语 卤字旁的字 反阴复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